“一上午就賣了將近300元。”日前,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仁里村仁臺村民小組貧困戶麥典留將自家種植的佛手瓜等蔬菜拿到村里來賣,一會兒便銷售一空。
他攥著一把零錢數了兩遍后,笑著對記者說道,現在周末有很多游客,生意特別好,前不久賣自己腌制的酸菜賺了3000多塊錢,以前一年收入都沒這么多。
如今,麥典留不僅飼養著政府為他購置的12只羊、1頭牛和50只雞苗,同時還入股了海南十斛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每年保底分紅3000元,長女麥曉莉中專畢業后在政府牽線搭橋下來到村里石斛基地打工,每月工資有3000元,一家5口今年也住上了新房。隨著新坡鎮打造美麗鄉村游客越來越多,周末他還會將一些農產品拿到市場銷售。“村里的環境越來越美,我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了!”麥典留感慨道。
在新坡鎮,像麥典留這樣的貧困戶還有很多,他們搭乘著“美麗鄉村”建設的快車走在脫貧致富路上。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在??谑泻妄埲A區指導下,新坡鎮將美麗鄉村建設和脫貧攻堅統籌結合,在規劃編制、資金整合、組織建設、產業發展四個方面與脫貧攻堅同步推進,積極推進現代農業與鄉村旅游融合發展,使美麗鄉村建設和脫貧攻堅工作同頻共振,走出了一條旅游扶貧的*路子。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做到環境好、人文美、錢袋子鼓。”新坡鎮委書記陳堅告訴記者,該鎮根據各個村莊不同的村貌和文化內涵,把仁臺、斌騰、卜太、養豪等4個各具特色、互相呼應的自然村,通過“基礎設施村貌提升+休閑農業注入+旅游振興”模式連片整體規劃、特色產業帶動,打造成為宜居、宜業、宜游,具有羊山風情的美麗鄉村。目前已基本完成景觀打造,綠樹成蔭,青磚灰瓦、水流潺潺……4.8公里的古慢道串起的4個村展現著古樸純美的田園風情。
美麗鄉村既要生態宜居,又要生活富裕。新坡鎮還充分發揮龍頭企業輻射帶動作用,采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百姓參與”模式,讓村民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獲得打工勞務收入、土地出租、閑置房屋出租、入股分紅、農產品自產自銷等多重紅利,來拓寬渠道、促進增收。
“名氣有了,客人來了,村民腰包也鼓了起來。”陳堅說,目前該鎮已順利完成43戶179人*扶貧戶脫貧退出,并完成了仁里村整村推進扶貧工作。“下一步還將在保護生態環境、完善村里基礎設施的基礎上,繼續打造旅游公路,將現有的5.5米寬的村道拓寬至12米,通過美麗鄉村的打造,讓更多村民走上致富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