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浙江建德,一提起種植西紅花的三都鎮和村村民王根法,可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依靠種植西紅花,成立了建德市*家西紅花專業合作社,帶領2600多名社員及周邊村民走上了致富路。如今,年逾六旬的王根法由于身體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畢業于杭州師范大學的兒子王強不戀西湖,毅然回鄉子承父業,扎根田野當起“花二代”。
子承父業種紅花 苦心鉆研新技術
長得清秀、白晰的王強,讓人一見只覺得是個白面書生,怎么也沒有想到,他竟然回鄉務農,助力父親發展西紅花產業,走上了現代農業的創業之路。
西紅花是一種名貴中藥,從西域經西藏傳到我國內地,故而又名“藏紅花”。目前,在我國云南、浙江、四川、江西、西藏等省市均有種植。王強的父親王根法自上個世紀80年代初,就一手創辦了建德市三都西紅花專業合作社,從初期的幾十畝發展到目前的2800多畝,擁有社員2600多戶,年產值達6000萬元。在王根法的帶領下,如今,僅三都鎮已經成立了18家西紅花專業合作社,成為該鎮特色產業中的致富“奇葩”。
王根法由于日夜操勞,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合作社急需要一位有文化、會管理、善經營的新生代青年來擔任法定繼承人。
王根法的兒子王強,在大學時學的是市場營銷專業。在畢業之時他就想,按照自己所學的專業,在電商云集、人才濟濟的杭州,自己很可能就像西湖中的一滴水珠,無聲無息,平靜地流淌。如果到家鄉發展,自己還有機會發光發亮,干出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
王強大學畢業后,選擇先在杭州一家公司工作,更深入地了解了市場營銷的策略與方式。拼搏了一年,他便從杭州回到了家鄉,幫助父親將種植西紅花的這份“差事”繼續下去。
王強從小在父母身邊長大,對父親種植西紅花的一點一滴耳濡目染,可到自己親自經營與種植西紅花時,卻像只無頭蒼蠅,不知從哪里下手。但他不氣餒,不灰心,和其他新社員一樣,從零開始,一步一個腳印,從點滴開始做起。
11月份是西紅花種球在室內發芽和開花時期,如何控制與掌握室內溫濕度,是影響西紅花品質的關鍵。這段時間,王強每天都呆在室內,細心觀察芽苗長勢與花瓣色澤,一刻都不離開。通過半年時間的細心記錄溫濕度數據,他總結出西紅花生長的*室內恒溫數據。
每年11月中旬至12月初是種植西紅花種球的季節,生長在土壤里的球莖,一段時間后經常會出現種球腐爛、生長緩慢等問題,這也是多年來困擾種植戶的技術難題。王強經過多次的生物菌科學實踐,*終掌握了防治腐爛種球的有效方法。“他有文化,肯鉆研,學得快,對西紅花的管理也得心應手!”王強的父親說。
變廢為寶收花瓣 一季增收十余萬元
王強不僅在種植技術方面潛心鉆研,還讓西紅花種植利益*化。王強的父親從事西紅花種植已30多年,每到采摘花絲時,留下的花瓣都是運到田間當作有機肥,沒有什么經濟效益。
2017年6月初,王強到云南考察時,發現西紅花的花瓣烘干后,還可當作足浴的配料,價格也不錯,這讓他想到在三都鎮一帶,如果將所有的西紅花花瓣回收進行烘干加工,銷往外地市場,既讓西紅花花瓣有了用武之地,還能增加種植戶的經濟效益。
于是,王強經過上網查詢,多方打聽,2017年*與云南一位客商達成了1500公斤西紅花干花銷售的協議。2017年10月底,王強深入到三都、航頭、楊村橋等鎮,組織合作社社員到西紅花種植戶家中,收購廢棄的花瓣,多時*可收購近500公斤。經過烘干加工,陸續打包銷往云南。據悉,一般5公斤鮮花可烘0.5公斤干花,鮮花收購價每公斤4元,*一項可為當地種植戶增收10余萬元。
目前,和村村種植西紅花的人越來越多,種植的規模越來越大,平均畝產值達三四萬元,種得好的畝產值可達5萬元。
2017年,王強自己種植了15畝西紅花,每天不是在田間組織人員生產,就是在與客戶聯系產品銷售。他說,隨著各地西紅花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市場競爭也會一年比一年激烈。只有不斷更新深加工的機械設備,提高種植技術,研發西紅花新產品,才能適應市場的競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