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青島仁兆:去年蔬菜出口過億美元
青島仁兆:去年蔬菜出口過億美元
農業網   時間:2018/1/3 13:51:00  來源: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閱讀數:526

  近日,在平度仁兆鎮仁興達蔬菜專業合作社工廠的生產線上,紅彤彤的胡蘿卜經過篩選、清洗等粗加工后,包裝成箱,準備出口至阿聯酋、日本、韓國、越南、泰國等地。“出口的胡蘿卜必須種得直,歪了裂了就出不了國門。”仁興達蔬菜專業合作社社長高豐清告訴記者。為此,他們專門使用進口種子在春天進行統一育苗、統一種植,并按照每畝3000元的保底價格向社員收購。因為種出的胡蘿卜好,出口利潤高,合作社社員從2007年的200多戶增加到現在的800多戶。2017年,仁兆鎮十幾家胡蘿卜經銷商僅胡蘿卜一項,種植、加工、銷售就達到4.2萬噸,貿易額1.2億元,為種植戶增收8000多萬元。“仁兆2017年的出口創匯*突破1億美元,達到了1.1億美元,成為青島市*個蔬菜出口創匯過億美元的鄉鎮。這一突破,得益于我們的供給側改革。”仁兆鎮農業服務中心主任李忠曉告訴記者。

  調整種植結構:玉米小麥變洋蔥榛果

  地處大沽河畔的仁兆鎮是青島優質蔬菜生產大鎮和蔬菜出口創匯*鎮,被農業部確認為無公害和綠色蔬菜生產基地。全鎮10萬畝土地,蔬菜種植16.5萬畝 (包括復種指數),年產蔬菜50多萬噸。

  可在十年前,仁兆鎮菜農卻是另外一種狀態。“當時農戶要么種玉米、小麥,要么種大蒜等作物,大多數人根本不敢貿然嘗試新事物。”如今的“洋蔥大王”、沙北頭蔬菜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桂欣告訴記者,在他數次動員下,一些農戶答應拿出一小部分地來嘗試種植洋蔥,面積不過四五十畝。

  “當年,農民根本不理解種子的重要性,哪個便宜買哪個。”李忠曉告訴記者,仁兆鎮花了好幾年時間,才*終引導農民使用優質進口種子、采用先進種植技術,逐漸將蔬菜種出了“名堂”,賣出了國門。

  目前,仁兆鎮已成立11家蔬菜協會,蔬菜和加工產品出口日韓等國及東南亞、中東等地區的十幾個國家。創建的全國第三家、山東省*家盆景葡萄規范化生產基地,每畝可收入30萬元,實現了通過增加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國內*與中國經濟林協會合作共建的榛子產業示范基地,在山東省*成功突破綠枝扦插技術,今年將擴大栽植面積至600畝,建設榛子加工產業園,可實現年加工榛果5000噸。

  開拓海外市場:“全國買”與“世界賣”

  “過去我們收完一季的洋蔥后就沒有活干了。現在,我的洋蔥基地從仁兆鎮拓展到云南、河南、甘肅等地,在全國 6個省的 9個城市建立了6000畝的洋蔥種植基地,出口日韓及歐美、東南亞地區。”王桂欣說。

  “不同的出口國家對洋蔥有不同的偏好,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消費者喜歡較小的,而歐美國家的消費者喜歡個頭大的,俄羅斯人則喜歡帶皮的。”王桂欣說,“現在我們的洋蔥全部出口,形狀不好的我們會進行深加工,榨成汁后很受歐美國家的歡迎,訂單不斷。”

  為了增加銷售利潤,與國際市場接軌,仁兆還探索實施了 “國外直營”,在十幾個國家租賃商鋪開設“直營店”,派員工出國經營。“僅我們一家就在世界各地開設了500多家胡蘿卜直銷店,迪拜、東京、首爾等城市都有。”高豐清說。

  強化智力扶持:農民創客創匯3000萬美元

  仁兆鎮還創立了 “莊戶學院”幫助菜農增產增收。“莊戶學院”現擁有2000畝科技示范園和200畝高端果蔬實習基地,讓種地的“老把式”代替專家教授,到田間地頭、農民身邊講講他們的種地經驗。截至目前,“莊戶學院”將合作社、種植大戶、蔬菜購銷大戶、蔬菜加工企業等具有一線操作經驗的能人分門別類建立師資庫,“洋蔥大師”“西紅柿大師”等幾位種地能人,累計培訓農民2000多人次,頒發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書500多個,幫助全鎮80多個貧困家庭實現脫貧致富。

  為更好地扶持農民創新創業,仁兆鎮還依托青島沙北頭蔬菜專業合作社建立了沙北頭農民創業園,為農民和返鄉農民工搭建起創新創業平臺。創業園現擁有建筑面積3000平方米的服務大樓、千畝示范種植基地和盆景葡萄工廠化生產基地。目前,園區已入駐11家創業實體,安排就業崗位106個,全年出口創匯3000萬美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tjc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