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培育新農民農業有傳人(圖)
培育新農民農業有傳人(圖)
農業網   時間:2018/1/4 9:10: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408

新型職業農民

  “要培養更多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在2017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型職業農民提出期望和要求。我們欣喜看到,一大批“老把式”經過培育后變成了新農民,一大批高素質的青年農民成長為種養大戶、家庭農場主和農民合作社領辦人,一大批大學生、返鄉農民工和退伍軍人加入到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中。

  中央肯定了新型職業農民在農業現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創新培育方法,健全工作體系,大大加快職業農民培育的進程。全國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充分發揮培育主渠道作用,農業高校、科研院所等公益性教育培訓資源和農業企業、農業園區等社會化教育培訓資源,各種力量參與職業農民培育形成合力。政企聯動、農民田間學校、產教融合及農民學院等各種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模式百花齊放。

  新型職業農民規模迅猛發展,職業能力顯著提高,使農業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生產經營效益顯著增強,農民職業化進程大舉推進,實現了由“身份”向“職業”的重大轉型。

  從農業補貼、新型經營主體扶持到社會保障措施,新型職業農民享受到的扶持鼓勵政策也越來越多,真正體驗到了這一職業身份帶來的尊嚴。

  成就

  ●全國各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達到430萬個(家),新型職業農民1500余萬名,覆蓋農戶超過7000萬戶,吸引各類返鄉下鄉人員達700萬人。

  ●2017年,中央財政對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專項資金增加至15億元,地方各級財政投入突破10億元。生產經營型職業農民、現代青年農場主和農業職業經理人可領補助。

  ●全國共有2452所農業廣播電視學校、541所涉農職業院校、15.1萬個農技推廣機構,7萬名培育教師。全國師資庫入庫師資63033人,已登記入庫基地總數達到8847個。

  ●2017年,培訓新型職業農民超過100萬人,認定新型職業農民17.19萬人。

  ●全國農業科教云平臺上線運行,中國農技推廣APP上線專家和農技推廣人員19.5萬人,云上智農APP上線農民用戶44萬人,有效解答農民問題33萬條,發布全國各地農情圖文信息40萬條。

  典型

  ●湖北、江西、陜西等正式登記成立新型職業農民協會、家庭農場聯合會。北京、山西、上海、江蘇、浙江、山東、湖北、陜西、廣西等省(市、區)先后舉辦新型職業農民或青年農場主技能大賽、創業大賽、產品成果展等賽事展會。

  ●浙江省實施“農創客”計劃,累計支持2000多名大學生到農村創業,從事種養業的占76%,從事農產品銷售和配送的占23%,他們95%都是“80后”。

  ●廣東省開展2017年百佳新型職業農民表彰活動,并在廣東現代農業博覽會上集中授牌。

  ●山西省開展名師講名課活動,結合本省農業產業區域特色,參考國家示范性教學課程標準設計,高清錄制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精品課程。

  ●四川省崇州市引入農業職業經理人302名,形成“農業專家+農業職業經理人+生產基地”科技服務模式。

  展望

  ●推進和落實將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納入農業現代化和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菜籃子”市長負責制考核指標體系。

  ●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擴大工程覆蓋范圍,開展整省、整市、整縣示范推進,采取農學結合、彈性學制、學分累積等方式,推動新型職業農民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

  ●舉辦全國新型職業農民創業創新大會和全國新型職業農民發展成果暨產品展示會,為新型職業農民搭建發展服務平臺,推動跨地域交流與合作。

  ●完善新型職業農民信息化服務云平臺,實行專家團隊、師資隊伍、優質培訓資源線上線下融合,讓職業農民搭上“互聯網+”快車。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jy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