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還不到天亮,在湟中縣多巴鎮玉拉村的湟中希志種養殖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內,總經理李峻鉆進基地大棚里開始了每天的采摘。大棚里鮮嫩的蔬菜,被一袋袋碼放整齊,直接送到了西寧市各大超市銷售。
“現在是隴椒、甜椒、菜瓜、平菇和葉菜大量上市的時期。所以我們要趕在早市前完成采摘、包裝和上市。”李峻告訴我們。
李峻曾是一名蔬菜配送人員,看到蔬菜種植、配送、銷售有很高的利潤,他便辭去工作,與三名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出資創業。因為李峻學的是農業技術專業,加上他多年蔬菜配送工作經驗,所以他創辦的公司很快在西寧蔬菜市場有了一席之地。
“我們成立了蔬菜產銷協會,注冊蔬菜品牌,在湟中縣農牧和扶貧開發科技局培訓下,掌握生產經營、專業技能、社會服務等蔬菜種植產銷基本知識,我還成為下派農民技術員,將自己所學教授給其他農戶。”李峻說,現在的湟中縣蔬菜產業已經具備“集團作戰”的能力。成立蔬菜產銷協會,開展蔬菜技術交流、信息互通、市場銷售等各方面的互助合作,實現了抱團經營。
2014年,李峻開始創辦蔬菜種植配送公司,為了拓展業務及種植技能,李峻參加了湟中縣農牧和扶貧開發科技局組織的蔬菜種植專業培訓。兩年下來,李峻如愿成為一名職業農民,不僅他的種植技能大有提高,而且通過學習,他成為湟中縣農業種植技能講師。
如今,李峻對種植蔬菜和配送銷售有著自己獨到的見地。他說湟中縣依托三面環繞省城西寧的優勢,立足城鎮化需求,打造西寧市重要的“菜園子”,為市民“菜籃子”的豐富提供了重要保障。多年來,他種植的西紅柿、黃瓜、茄子、菜瓜,以產量高、質量好迅速占領西寧市蔬菜市場份額。
據悉,為了提高湟中農民綜合素質和農業技能,提高新型農業經營,湟中縣啟動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加快構建教育培訓、認定管理和政策扶持“三位一體”、生產經營型、專業技能型和社會服務型“三類協同”、初中高新型職業農民資格證書“三級貫通”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制度體系,逐步實現從“培訓”到“培育”、從“辦班”到“育人”、從培訓過程考核到績效考核、從傳統培訓到現代化、信息化培訓的創新,培養了一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隊伍,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
2017年,湟中縣積極開展各類培訓。截至目前,完成培訓955人,其中生產經營型培育550人、專業技能型培育100人、社會服務型培訓300人、下派農民技術員5人,占培訓任務的97%。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