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全年87場次各類休閑農業節會和品牌推介活動,為人們展示休閑農業的亮點:不僅能提供食品和輕工原料等,還可提供觀賞品、體驗品、康養品、休閑品等。記者1月5日從自治區農牧廳獲悉,休閑農業為寧夏農業供給側改革提供了“新動能”,成為傳承村韻鄉愁的載體和振興鄉村的生力軍。
目前寧夏休閑農莊(園)發展到750家,去年接待游客突破900萬人次,營業收入達到17.5億元,約占農業服務業產值的45%。通過休閑農業,全區共聯結種養面積35萬畝,吸納農村婦女就近就業2.25萬人,涌現出興慶區鮮花港、花溪谷,金鳳區紅樹莓莊園,賀蘭縣稻魚空間,原州區劉姥姥莊園等一批休閑農業新秀。2017年,銀川市“農業嘉年華”為市民開辟了休閑旅游綠色通道,吳忠市“黃河之濱,休閑食都”主題節會扮靚了城市品牌形象,固原市“生態固原,清涼六盤”休閑文化節為六盤山生態避暑游注入了新活力,中衛市“休閑中衛行,醉美硒砂瓜”系列活動為特色產業與休閑農業融合發展提供了有益經驗。
同時,寧夏休閑農業示范創建活動也帶來了“品牌效應”。2017年,沙坡頭區和隆德縣躋身全國休閑農業示范縣行列,使寧夏休閑農業示范市縣達到10個;利通區牛家坊村、沙坡頭區鳴沙村、隆德縣清涼村及新和村獲“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稱號,使全區“中國美麗休閑鄉村”達到10個;《靈武長棗種植系統》《鹽池灘羊養殖系統》先后入選國家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中寧枸杞種植系統》入選世界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