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申務農重本、國之大綱,為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重慶市潼南區委書記曾菁華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加快鄉村振興,要依靠改革、科技、黨政、市場、群眾“五大力量”,以建設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和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為契機,以打造“五大名山”“五個特色鎮”“五個田園綜合體”為抓手,以發展七大特色產業為支撐,實現產業強、環境美、百姓富、風氣好,力爭把潼南建設成為踐行鄉村振興戰略的先行區和引領區。
首先,要堅持依靠改革激發活力,深入推進土地產權制度改革,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通過改革盤活農村生產要素,促進農民增收,搞活農村經濟,讓農村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如何提升農村的科技水平?曾菁華表示,首先要補齊短板,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緊緊圍繞群眾*關心的“水、電、路、訊、房”,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實施“組通光纖寬帶工程”,完善農村光纖、通訊等基礎設施,全面提升農村信息化水平。有了這些設施,和外界的聯系更加緊密,才有可能大力提升標準生產、科技運用、精深加工、品牌建設水平等,在現代農業發展上樹旗幟、走前列。
如何抓市場?曾菁華認為應該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重綠色和特色兩大特點,抓好產業和區域兩條主線。就潼南而言,要持續推動蔬菜、糧油、檸檬、生豬、漁業、特色經果、中藥材等七大產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時打造雙江旅游小鎮、柏梓檸檬小鎮、太安美食小鎮、崇龕睡養小鎮、田家產業小鎮等特色區域,開發龍馬山、馬鞍山、羅盤山、天臺山、五桂山。建設一批田園綜合體,促進農旅融合,促進三產互動,創新市場供給,促進農業增值,推動潼南由農業大區向農業強區轉變。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黨政干部的帶頭作用尤為突出。曾菁華說,要切實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對于村社和貧困村的*書記,要選優、配強、用活,讓*書記及黨員在基層工作中唱主角、挑重擔,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在基層建功業、得歷練。同時,要突出其他領域的帶頭人作用。穩步實施“千名碩士進潼南行動計劃”,引進農村科研、農技服務、農企管理等專業人才,為“三農”工作提供重要智力支撐。加快實施“千名鄉村振興人才計劃”,引導新型農民返鄉、本土人才回鄉、技術人員下鄉,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鄉村振興的主角,*終是廣大人民群眾,必須依靠群眾的力量。曾菁華表示,要健全體系,提升鄉村治理水平。鼓勵農民積極參與村務管理,引導農民有序參與鄉村治理,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務水平,促進政府治理和居民自治良性互動。同時,要聚力文明建設,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區為抓手,發揮全國道德模范、全國文明家庭等示范引領作用,開展文明鎮街、文明村社、文明學校等創建活動,不斷激活“文明細胞”,讓鄉風文明深入人心。要傳承非遺文化,推動女子獅舞、車車燈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性發展,加強傳統村落和文化名鎮保護,進一步擦亮“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品牌,淳厚民風民俗,摒棄鄉村陋習。潼南是原國家主席楊尚昆及其胞兄革命先烈楊闇公的出生地,楊氏“興家救國、清白傳家”的家風世代相傳,要以此為引領,發揮家風教育基地作用,深入開展“議家風、立家訓、傳家禮、評家庭”系列活動,以好家風帶出好村風、好民風。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