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湖南省湘潭河口鎮的試驗田中查看低鎘水稻的長勢(2017年9月29日攝)。
這是FAST工程全景(2016年9月7日攝)。2017年10月10日,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宣布,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經過一年緊張調試,已實現指向、跟蹤、漂移掃描等多種觀測模式的順利運行,并確認了多顆新發現脈沖星。
侯云德院士在辦公室查閱資料(2017年12月27日攝)。
2017年10月31日,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李家洋院士(左)在江蘇省沭陽縣青伊湖農場查看水稻生長情況。
王澤山、侯云德兩院士摘取2017年度中國科技界的*榮譽;自然科學獎一等獎“雙響”,基礎原創“多點開花”;科技獎勵“年度大戲”彰顯時代意義,中國力量再攀高峰……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8日在京舉行。作為我國*權威的政府科技獎勵,這場頒獎大會無疑是科技界的盛事。今年更有著不同尋常的時代意義——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之后和中國科技獎勵制度進入“深改時間”后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重大科技成果從零星到井噴,從量變到質變,人們看到,中國科技正站在飛躍發展的新起點。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