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做好新時代三農工作的行動指南,是湖北省加快從農業大省邁向農業強省的歷史性機遇。大戰略需要大力度,河北省將從五個方面發力。
“三大提升”推進農業供給側改革
大力提升農產品質量。高水平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今年建成高標準農田714萬畝,確保糧食產能穩定。持續建設油菜、棉花等生產保護區,進一步發揮重要農產品比較優勢。立足特色農業資源,加快建設33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大力提升農業整體效益。強化科技支撐,加快延伸產業鏈、健全價值鏈,提高農產品綜合加工率和精深加工率。著力打造糧棉油、食用菌、淡水魚、小龍蝦等優勢產業鏈,再培育一批銷售收入過10億元的產業化龍頭企業。
大力提升品牌影響力。以“三品一標”建設為導向,依托優勢農產品產業帶,打造“湖北糧、荊楚味”品牌。
“三個+”培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
加快發展“大數據+現代農業”。*把握農業從田間到餐桌的完整鏈條,強化大數據在生產、經營、管理和服務等環節的創新應用,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耕種效率、產品質量。
大力推進“互聯網+現代農業”。著力打造一批省級農村電商示范園區,建設一批農村電商示范縣,發展一批農村電商經營主體,培訓一批農村電商人才。
有效推廣“旅游+現代農業”。推進農業與旅游、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讓田園變公園、農房變客房、農作變體驗。
“三大投入”補齊城鄉融合短板
加大鄉村公共服務投入。促進城市優質教育、醫療、文化等資源向農村流動。完善城鄉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和大病保險制度,統籌城鄉社會救助體系,織密扎牢農村民生保障網。
加大鄉村基礎設施投入。全面推進“四好農村路”、供水、供電、通信、農田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暢通農村發展的“毛細血管”。
加大鄉村人居環境改善投入。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方案,再現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
“三個激活”深化農村改革
激活主體。深化農村“放管服”改革,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成長創造良好環境。創新社會化服務,把小農戶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
激活要素。完善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落實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政策,為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創造條件。擴大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探索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的“三變”改革,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探索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重點結合發展鄉村旅游,適度放活宅基地和農民房屋使用權。
激活市場。在保護農民利益的前提下,有序推進糧食等重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收儲制度改革。發展農村產權交易市場,促進土地權能釋放和經營權流動。
“三治融合”發揮鄉村治理能量
自治激發治理活力,法治維護公平正義,德治引領鄉風文明。積極探索“三治融合”的有效途徑,發揮鄉村治理的*能量。要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推動鄉村文化繁榮興盛,完善農村社會治安防控體系,著力打造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全面提升鄉村治理水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