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全面分析“三農”工作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研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政策并進行部署。會議系統總結了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三農”工作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確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三步走”時間表,并*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為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指明了方向。會議指出,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質量興農之路、走鄉村綠色發展之路、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走鄉村善治之路、走中國特色減貧之路。這“七條道路”,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路徑,構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的具體內涵。
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是走好鄉村振興道路的根本要求
我國城鄉關系從城鄉二元、城鄉統籌、城鄉一體化到城鄉融合的轉變,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工業化和城鎮化對農業剩余依賴性的下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是在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流動的背景下,如何引導城市資源向農村流動以加快推進城鄉經濟一體化進程。只有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才能實現鄉村振興目標,同時也是走好鄉村振興道路的根本要求。
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走好鄉村振興道路的動力
以土地家庭承包經營為核心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鞏固和完善是走好鄉村振興道路基本動力。實行集體所有權、農戶承包權和土地經營權“三權分置”是在“兩權分離”基礎上對農村基本經營制度的完善,在堅持土地集體所有權和穩定農戶承包權基礎上放活土地經營權,有助于提高農村土地利用效率、增加農民收入,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走好鄉村振興道路指明方向
面對當前農業主要矛盾由總量不足到結構性矛盾的轉變,繼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走好鄉村振興道路指明方向。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關鍵在于提高農產品質量,這就要求如何在農業中堅持家庭經營基礎性地位的同時,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發展的有機銜接,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發展。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高鄉村振興的質量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體要求的具體落實。堅持農村綠色發展道路,遵循鄉村經濟發展規律、生態發展規律和社會發展規律,不能用工業化的發展理念來發展農業農村,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以有效提高鄉村振興質量。
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 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
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煥發文明新氣象。鄉村振興并不僅僅指發展農村經濟,傳承發展農耕文明也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農耕文化產生于農民長期的生產和生活中,蘊含著許多*的道德文化品格, 對農民有著天然的感召力。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我們應正確對待農耕文化,棄其糟粕、取其精華,發掘農耕文化的現實價值,以此促進農村鄉風文明建設。
創新鄉村治理體系是走好鄉村振興道路的保障
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堅持和完善鄉村群眾自治制度,堅持因地制宜,發揮地方資源優勢,順民意、借民力、用民智,尊重群眾首創精神,鼓勵探索創新,將頂層設計與地方創造有機統一,是自主性得以發揮的制度基礎。法治是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的應有之義,德治是健全鄉村治理體系的情感支撐。在實踐鄉村自治過程中,除要充分發揮村民主人翁精神,也需要發揮法律的規范引領作用和道德的教化約束作用,提升村民的法治信仰和道德自覺以降低鄉村治理成本、提高鄉村治理效率,為走好鄉村振興道路提供保障。
打好*脫貧攻堅戰是走好鄉村振興道路的基本要求
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實現2020年全面脫貧目標的必經之路,是走好鄉村振興道路的基本要求,是實現鄉村振興“三步走”戰略目標的關鍵任務。6600多萬貧困人口的穩定脫貧為下一步打好*脫貧攻堅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按照*扶貧的基本標準重點解決隱性貧困的測度與*扶貧政策問題。
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城鄉融合發展之路、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創新鄉村治理體系、打好*脫貧攻堅戰,走好鄉村振興的“七條”道路,助力完成鄉村振興戰略“三步走”目標,以全面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