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網Agronet編輯雜談】1月9日,一張男孩站在教室中頭發眉毛結出"冰花"的照片走紅。據悉,男孩是云南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學生,家距離學校4.5公里。當天是期末考試*天,他在零下九度的氣溫中,走了一個多小時到學校,臉蛋凍得通紅,頭發眉毛沾滿冰霜。看完這張照片后,小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也許有人會質問小男孩的父母呢,為什么不送一送孩子?小編想說,小男孩的父母外出務工了,如果可以相信父母不會選擇離開孩子,但是為了生存,不得不離開。
或許還會有人發出疑惑的聲音,這樣的家庭條件難道沒有扶貧款嗎?小編相信一定是有扶貧款的,但是類似這樣的困難家庭仍然需要當地政府的*幫扶。鏡頭看向2017年底,《人民日報》報道過這樣一則新聞:在扶貧資金這一塊,被審計的各縣共剔除和清退不符合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0.18萬人,重新識別補錄貧困人口9.51萬人。所以,在扶貧這一條路上,我們還有很遠的路程要走,還有很多的坎要邁過去,任重而道遠。
現如今我國正在面臨脫貧大考,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是一項簡單能完成的事情,雖然這些年經過黨和政府堅持不懈的扶貧努力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扶貧之路仍然任重道遠。
誠如古人所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扶貧也是一樣的道理,不僅僅是要給貧困戶發放扶貧資金,更重要的是要教會貧困戶致富的手段和路子。首先可以對貧困地區進行一些物質、資金等方面的幫助,以解決現時之需,雖然這樣的扶貧方式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是會對貧困地區起到促進發展的作用。有了物質方面的扶貧之后,就需要從更深層次入手,政府可以提供技術支持,為貧困地區引進新的技術,結合實際情況,謀求發展致富之路,只有一個地方有了產業,才能帶動更多貧困人口參與脫貧,通過自己勤勞的雙手走向小康。
要想著盡快的治愈“貧困之癥”,必須要雙管齊下,既要有物質扶貧,更要有產業扶貧,消除貧困、改善民生、逐步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黨的重要使命。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吹響,我們要立下愚公移山的毅力,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確保到2020年所有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