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青海省各級農牧部門高度重視休閑農牧業經營主體的培育工作,把發展休閑農牧業作為提升農業、致富農民、發展農村的重要舉措,緊緊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和示范點創建工作為抓手,加快美麗田園、美麗鄉村建設,推動青海省休閑農牧業蓬勃發展。
一是產業規模持續擴大,各類休閑農牧業經營主體達2535家,其中休閑農(牧)莊287家, 農家樂(牧家樂、漁家樂)2167家,休閑農牧業聚集村、民俗村81個,從業人數4.5萬人,其中休閑農牧業從業人員達到3.2萬人,年接待游客達1646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24.7億元,其中農副產品銷售收入13億元,創利潤10億元,發放從業人員勞動報酬16.3億元。
二是發展類型日趨豐富,初步形成了以種植業為主的“傳統農業觀光型”、以城郊設施農業為主的“設施農業休閑型”、以民俗文化為主的“民俗文化體驗型”、以草地畜牧業為主的“草地生態旅游型”、以旅游景點為主的“風景名勝依托型”5種發展類型。
三是品牌效應逐步顯現,截止目前,青海省通過國家認定的休閑農牧業示范縣9個,休閑農牧業示范點105家,星級休閑農牧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園區1家,推介全國*美鄉村9個,中國美麗田園6個。
四是政府引領作用日益增強,去年省政府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農業部進一步促進休閑農牧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西寧市、互助縣循化縣等相繼頒布實施農家樂、旅游接待點管理辦法服務標準等,進一步引領和規范了青海省休閑農牧業的發展。
五是休閑農牧業管理水平提升,通過開展青海成都休閑農業共建活動,促進了青海省休閑農牧業科學進一步提質增效。
2018年,青海省將認真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圍繞加快發展休閑農牧業的目標,積極推進、狠抓落實,努力提升青海省休閑農牧業發展水平。通過加強規劃指導,強化示范帶動,推進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主體多元化、業態多樣化、設施現代化、發展集聚化和服務規范化,不斷提升中高端鄉村休閑旅游產品供給能力。創建一批休閑農牧業示范縣和示范點,建設提升一批集觀光、品嘗、體驗、休閑、度假等多功能的休閑觀光農業園區,培育一批*美休閑鄉村品牌,順應“三農”發展的新形勢和城鄉居民休閑消費需求的新變化,拓展農牧業功能,促進農村牧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和轉型升級,推動青海省休閑農牧業持續健康發展。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