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粒、青菜一撒,十多頭豪豬便不再“矜持”,從圈舍里踱步出來享用晚餐。只見他們身上長滿了黑白相間的長刺,像一個個大刺猬,吃起食物來慢條絲理,野性中透著可愛。
20日傍晚,在松溪縣渭田鎮溪尾村小劇自然村的家庭農場里,場主周仁壽正在喂養豪豬。站在一旁看它們吃得酣暢,他說:“我養的豪豬吃的是自家種的瓜果,品質好,所以銷路也不錯,上周來自江西上饒的客戶*就買了50多只,總價4萬多元。”
養豪豬前,周仁壽一直在寧德做海鮮生意,看到不少食客點名要吃豪豬,他一打聽,豪豬高蛋白、低脂肪,素有“動物人參”的美稱,在廣州、香港等地被視為保健珍品,價格高,市場也很走俏。“何不養豪豬試試?家鄉山水好,正適合養殖。”那時海鮮生意不好做,周仁壽了解到養殖豪豬技術要求并不高,于是毅然回到松溪老家養豪豬。
2011年,周仁壽和哥哥從寧德一家豪豬養殖戶那里購買了16組(一公三母為一組)豪豬開始養殖。一開始,倒還輕松,除了注意不要和豪豬“親密”接觸以免被刺外,養殖幾乎沒遇到問題。“*只需喂養兩次,食量也比普通生豬小很多,成本也低一些。”周仁壽說。然而到了產仔階段就不如意了。為提高產仔率,通常是把一公兩母或一公三母的豪豬圈養在一起,但母豪豬“醋意”大,常咬死同性豪豬剛生下的崽。這可難倒了周仁壽,他向松溪縣林業局的農技專家討教。專家解釋說,豪豬咬崽算是常見現象,建議豪豬圈養在一起的時間可長些,*2至3年,讓這些母豪豬彼此熟悉些,就可避免咬崽。周仁壽遵照指導,邊養殖邊摸索,很快攻克了技術難關,“豪豬家族”慢慢壯大起來。
然而,熬了兩年,眼見一批批豪豬可出欄了,但豪豬的市場行情卻不好了,批發價格與過去相比腰斬了一半。“搞批發賣掉的話一定虧本,自己會點廚藝,不如開個以豪豬為賣點的飯店試試。”腦瓜子靈活的周仁壽果斷在縣城里開起了飯店,養殖的事雇幾個工人幫忙。一開始,飯店果然吸引來許多好奇的食客,生意興隆,但不久就冷清了下來。一打聽,顧客們普遍反映他做的豪豬肉有臊味,口感差。無奈,他的轉型嘗試失敗了。
“沒辦法,只好專心回來養殖,苦撐著。”周仁壽說,好在到了去年,豪豬的行情終于回暖,慢慢開始扭虧為盈了。今年周仁壽養的豪豬出欄1000多只,產值達到150萬元,明年將加大養殖規模,預計可出欄2000多頭。
如今,“回血”的周仁壽又有了新打算,正著手在村里買塊地,建個飯店。“如果只養殖,就太依賴市場了,效益難保證,得想辦法擴大產業鏈。”周仁壽說,經過后來的不斷試驗,發現豪豬的臊味主要來自背上和尾巴,因為那是長滿精刺的地方,里面的毛孔粗且含有殘留物無法清洗,除后不但沒有臊味,且味道鮮美。除了重開飯館,他還計劃把這里打造成一個集休閑、娛樂、吃住為一體的豪豬養殖基地。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