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助力全國*后4300多萬貧困人口如期脫貧的攻堅戰中,社會慈善的力量不容忽視。我國慈善事業助力脫貧的力量有多大?慈善組織參與脫貧攻堅有哪些優勢?未來有哪些重點?近日在京舉行的2017中國慈善年會上,相關部門和業界人士進行了熱烈探討。
我國鼓勵慈善力量參與脫貧攻堅
確保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如期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本標志和底線目標。當前,距2020年實現全面脫貧目標還有三年時間,全國仍有4300多萬貧困人口沒有擺脫貧困。
2017年12月,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下發了《關于廣泛引導和動員社會組織參與脫貧攻堅的通知》,指出社會組織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明確提出要鼓勵公益慈善類社會組織、科技類社會組織、行業協會商會和民辦教育、培訓、養老、衛生等社會服務機構,進一步提高業務活動成本中用于脫貧攻堅的比例。
“對于廣大社會組織、愛心企業和愛心人士等慈善力量來說,參與脫貧攻堅既是服務國家和社會的使命職責所在,又是提高政治站位、參與國家戰略、彰顯社會價值的歷史機遇。”民政部副部長高曉兵在會上說,當前,慈善事業新征程*重要*緊迫的任務就是積極參與脫貧攻堅。
為推動慈善力量積極參與脫貧攻堅,民政部表示將不斷完善慈善事業各項制度,加大對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先進人物的宣傳力度。同時,還要求深度貧困地區的民政部門要做好業務指導、協調與服務工作,為慈善力量參與本地區的脫貧攻堅創造條件。
慈善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近年來,我國社會各類慈善力量關心和聚焦扶貧,取得了重要成績。
中國慈善聯合會此前發布的2016年度中國慈善捐助報告顯示,2016年我國慈善捐贈總額達1393億元,其中扶貧與發展領域的捐贈占總量的21.01%。而且,扶貧與發展領域增長*為明顯,比2015年提高近10個百分點。
同時,我國慈善和公益力量也不斷增長。截至2017年底,我國社會組織達77.3萬個,其中經民政部門認定登記的慈善組織3165個。我國注冊志愿者總人數達7259萬人。
在專業領域,各類慈善機構在助力脫貧攻堅方面發揮自身優勢,探索了有效的模式和機制。
如某公司大力發揮科技作用激發社會善心,2017年該公司公益平臺年度籌款額超過了16億元。又如某集團聚焦*扶貧,投入7億元用于落后鄉村、邊遠地區*扶貧。
還有大量社會力量聚焦教育扶貧。如寧夏某集團注重“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累計資助14.36萬名學子完成學業;某集團鼓勵貧困地區的孩子用知識改變命運,既創辦了全免費的慈善學校,還在多所大學設立針對貧困大學生的獎學金項目。
慈善力量參與脫貧攻堅聚焦三大著力點
與會專家表示,展望未來,我國慈善力量參與脫貧攻堅既任務艱巨又大有可為,結合慈善力量的特點和各自優勢,可從三個方面著力。
一是廣泛動員、凝聚社會慈善資源。高曉兵認為,慈善組織,特別是具有公開募捐資格的慈善組織,可以發揮公信力高、動員力強、運作專業等優勢,充分利用互聯網、媒體等平臺,展現貧困現狀、揭示貧困成因、設計慈善項目,觸動社會大眾的同理心,激發愛心企業的責任感,讓全社會關心貧困人口,使慈善資源向貧困地區、貧困群眾充分涌流。
二是聚焦*、打通脫貧攻堅“*后一公里”。江蘇省慈善總會副會長周希儉、中國和平發展基金會常務副秘書長俞小萱等認為,慈善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具有快捷靈活機動等獨特優勢,要著力在*上下功夫。如對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分級分類,在此基礎上組織工作人員走村入戶,從真實需求出發,做到一案一策,打通脫貧攻堅的“*后一公里”,將資金、物資和服務直接送戶到人,并跟蹤、評估實際效果。
三是整體聯動、打出慈善扶貧組合拳。中國慈善聯合會副會長劉福清表示,慈善力量應該聯合起來,制訂整體的扶貧方案,明確職責分工,因地制宜、因村施法、因人施策,將大病救助、教育扶貧、產業扶貧、生態扶貧、兒童老年人殘疾人關愛等有機結合,既有“硬投入”,又有“軟服務”,還能“可持續”,實現慈善扶貧效益*化。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