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時節,在昆明市東川區銅都街道磨盤村大腦子村小組的地里,綠油油的豌豆尖正沐浴著陽光。這里種植的豌豆植株高大粗壯,口感鮮嫩脆爽,銷到北京、上海等國內城市,還出口到新加坡等國家,農戶找到了脫貧增收的好途徑。
1月2日,在磨盤村大腦子村小組的地里,10多位婦女正嫻熟地采收豌豆尖。一畝地的豌豆尖產量是503千克。負責收購豌豆尖的企業家舒英華現場支付貨款1500元。磨盤村黨支部書記李樹平說:“種苞谷洋芋,每畝純收入只有500來元,除掉成本,種植豌豆尖的收入高出了許多。”
磨盤村大腦子村小組的豌豆尖種植從2017年起步。豌豆尖生長期短,種植技術簡單,而且不愁銷路,只要大家按照舒英華的標準種植采收豌豆尖,他會按照市場價簽訂合同全部收購。
磨盤村全村共有建檔立卡貧困戶184戶686人。大腦子村小組依靠蔬菜種植促進村民增收的做法得到駐村工作隊的大力支持。聽說豌豆尖因為缺水影響了品質,工作隊趕緊到現場謀劃,解決水源問題。東川區財政局駐村工作隊員劉高飛說,目前他們正在完善基礎設施。等基礎設施配套跟上了,豌豆尖產量提高了,老百姓的日子就更好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