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國國外農業經濟研究會、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聯合主辦的“新時代·新主體·家庭農場學術研討暨研究成果發布會(2017)”近日在京舉行。來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業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家發改委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等單位的50余位專家學者參加了會議。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黨委書記、中國國外農業經濟研究會會長杜志雄研究員在致辭中指出,黨的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這一統領三農工作的總戰略。鄉村振興首先是包括農業在內的農村產業的振興,農業振興又重在建設好農業的生產體系、產業體系和經營體系三大體系。這其中,作為農業微觀經營基礎的包括家庭農場在內的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的培育處于核心地位。現階段,家庭農場是眾多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中*適農業生產特點之宜、*合中國農業發展目標之意的農業生產經營主體,也是將小規模農戶納入農業現代化進程的重要力量之一。因此,開展對家庭農場發展的監測和研究、促進家庭農場健康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蔡昉出席會議并做了題為“突破農業農村現代化的瓶頸制約”的主旨演講。蔡昉指出,目前農業農村現代化存在農業經營規模過小、農業勞動力轉移不穩定等制約。如果城市配套政策跟不上,農業轉移勞動力市民化不能真正實質推進,目前已出現的40歲以上勞動力倒流回農村的現象將越來越明顯,進而影響到農業農村現代化。中國經濟增長要注意遏制“逆庫茲涅茨過程”。
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司長張紅宇對家庭農場的定義、發展現狀和問題等進行了詳細闡述,指出家庭農場與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其他經營主體并非并列關系,而是它們的發展基礎。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魏后凱指出,新型農業主體既包括生產主體,也包括服務主體,應重視和加強新型農業服務主體的培育,發揮新型服務主體對小農生產的引領作用。中國農業銀行總行三農政策與業務創新部副總經理王兆陽就農業銀行服務三農以及農村普惠金融的發展情況做了總體介紹,并對金融支持家庭農場發展提出了政策建議。南京農業大學教授周應恒對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構建的現實背景、制度邏輯、構建路徑以及家庭農場在我國農業經營體系中的地位等進行了闡述。農業部管理干部學院副院長朱守銀、農業部農村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照新也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存在的偏差、構建合適小型規模化家庭農場的政策體系問題發表了重要的看法和觀點。
從2014年起,為了及時了解家庭農場發展的進展情況和問題,農業部農村經濟體制與經營管理司專門委托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所杜志雄研究員組建團隊,對全國31省(市、區)的近3000家家庭農場實施跟蹤監測和研究。目前已完成了連續三年的監測,出版了兩本《中國家庭農場發展報告》(第三本報告正在出版之中)。會上,該監測和研究團隊負責人杜志雄在主題報告中詳細介紹了中國家庭農場監測研究團隊近年的工作,并發布了該團隊研究的主要問題和發現。
本次會議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土地經濟與人力資源研究室承辦,中國社會科學院學科建設登峰戰略“農業現代化”重點學科協辦。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