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才一年沒有回家,家鄉變化就這么大,干凈整潔的入村道路直通到我家門口, 路邊也不像以前的老路堆有垃圾。”外出打工一年多的昆明市富民縣永定街道興貢村村民孟建國,對家鄉的變化深有感觸。
農村要致富,基礎在交通。孟建國感受到的變化,是昆明市建設農村公路路政管理“聯動協管”機制帶來的成果之一。自2016年起,昆明市分兩批完成農村公路路政管理“聯動協管”機制建設工作,規范縣、鄉、村三級聯動管理,為全市農村公路建好、管好、護好、運營好夯實了基礎。目前,三級聯動協管機制在昆明市已經實現了全覆蓋。
“聯動協管”:有路必管 管必到位
目前,昆明市有農村公路15000多千米,占昆明市公路總里程的96%,到“十三五”結束,昆明市農村公路里程將達17000千米以上。隨著“十二五”建制村公路建設任務全面完成,“十三五”自然村公路建設的啟動,加強農村公路路政管理基礎工作,改變“重建輕管”“重養輕管”的情況,顯得尤其重要。
“隨著農村公路的增多,很多偏遠的農村公路,路政機構工作人員長時間無法巡查到。加之鄉鎮和村監管的缺位,農村公路被隨意侵占、路面路基遭人為破壞的現象不能及時發現,農村公路普遍存在‘一年修、兩年爛、三年斷’的現象。”昆明市公路路政管理支隊支隊長李繼軍介紹,為此,昆明市率先在晉寧區開展了農村公路路政管理“聯動協管”機制試點工作。試點建設中,通過“加大投入建立長效運行機制、完善管理執法體系消除管理盲區、輔以村規民約激發大眾參與”等措施辦法,實施“縣主抓、鄉鎮監管、村協管”的農村公路路政管理“聯動協管”機制,探索總結了加強農村公路路政管理的路子和方法。
晉寧區的成功實踐,帶來了農村公路路政管理“聯動協管”機制的全市推廣。由于縣區路政管理人員十分有限,鄉鎮成立路政管理所,直接由專管員對鄉道進行巡查管理;村委會訂立村規民約,村黨支書或村委會主任兼職路政協管員,負責村道的日常巡查與管理,實現了全市所有農村公路“有路必管、管必到位”目標。
村道:要“村村通” 更要“條條管”
富民縣永定街道興貢村村委會主任孟加蘭是一名基層協管員,為村里干凈整潔的道路默默付出。“自從開展‘聯動協管’機制工作成立村協管站以來,我帶領村民訂立了‘興貢村委會公路管理村規民約’,對村里道路上柴、糞、垃圾等的堆放,路邊車輛的停放,路邊綠化、廣告牌的管理等都進行了約定,讓村民自發養護和管理村里的公路,并進行相互監督,出現違規情況,我就會及時進行勸導和處理。”孟加蘭說,在平時的工作中,她也會時常提醒村民,要愛護公路,不要亂堆亂放,效果很好。
富民縣永定街道有村道75條,大約168千米,因此還有很多像孟加蘭一樣的基層協管員。按照昆明市公路路政管理支隊的要求,每位協管人員每月均要全面巡查所轄村道,及時發現并處理相關問題,實現“村村通”,更要“條條管”。
“為了提高從業人員的執法能力,我們采取上級培訓下級的方式,從上至下進行業務培訓,確保鄉鎮一級的工作人員持執法證上崗,村協管人員持上崗證上崗。”李繼軍說,截至目前,昆明市共建立村協管站1386個,每年組織人員培訓約3200人次。
鄉道:一周一查 規范化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鄉道的巡查比村道的巡查要求更加嚴格。“我們對轄區內的9條鄉道一周至少巡查*,從前沒有執法車,而現在配發了執法車,工作更加方便了。” 富民縣永定街道辦事處公路管理所所長趙偉介紹。
據悉,昆明市公路路政管理支隊緊抓縣、鄉、村三級路政管理機構的建立和標準化、規范化建設。昆明市各縣(市)區112個鄉鎮路政管理所按統一標準配備了辦公設備、執法裝具,為鄉鎮和行政村解決了路政管理工作急需的特種專業技術車輛和路巡電動車,滿足了鄉鎮路政所、村協管站工作需要,為“聯動協管”機制運行提供了硬件平臺。2016年至2017年,按照“縣級保障為主、市級補助為輔”的原則,市級財政籌集資金2941萬元,用于全市“聯動協管”機制項目建設。
“昆明市農村公路路政管理‘聯動協管’機制建設在云南省范圍內率先推廣,實現了農村公路管理空白的突破、管理方法的突破、人員不足的突破、經費及裝備保障的突破。廣大人民群眾對路政工作的認可度、支持率明顯提升,愛路、護路意識明顯增強;農村公路路政管理中常見的違法占用公路及公路用地、亂堆亂放、亂搭亂建等違法行為得到有效整治;農村公路養護費用明顯降低,交通事故數量,特別是涉路事件、案件明顯減少。”李繼軍表示。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