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互聯網+”的風口上,農村電商正成為一片新的藍海。電子商務的蓬勃興起,促進了農民增收,也帶動了農村經濟發展。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在部署重點工作時提出,“深化農業供給側改革”,其中要求推廣“互聯網+現代農業”,支持發展農村電商500家。這讓不少農業領域的代表、委員們倍受鼓舞。
遼中豐翼烏雞養殖廠經理任立俠告訴我們:“現在農村有很多好的農產品,但是沒有銷路,如果企業想要做大做強,建立電商平臺至關重要。”
很多代表與任立俠有著類似的心聲。“我希望通過電商平臺把農產品做成響當當的品牌,但是,“互聯網+”究竟怎么實施,里面有很多專業性的知識,希望政府在這方面對我們進行培訓,讓我們農民真正插上科技的翅膀,使得我們的農產品*終可以走出遼中,走出沈陽,走向全國。”
沈陽平安餐桌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高明在農村電商領域已經探索了多年,建立了一整套農村電商供應鏈管理體系。“目前,我們在康平試驗僅僅半年,就取得了顯著成效。去年11月份,銷售了康平地瓜29噸、蘋果28噸、大米18噸,對于*扶貧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近年來,我國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在推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促進地方經濟發展、解決“三農”問題和實施*脫貧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是農村消費者互聯網知識缺乏、智能手機普及率不高、電商人才稀缺、物流配送難等依然是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痛點”。
沈陽市農經委主任朱文波向我們透露,“為落實市政府提出的農村電商倍增計劃,市農經委制定了《沈陽市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三年實施方案》,明確了具體任務、目標及措施,到2020年,建成3-5個具有沈陽特色的農村電子商務示范基地或園區,打造一批在東北地區乃至全國有一定影響力的涉農電子商務示范企業。培育農村電子商務經營主體超過1000家,2018年計劃達到500家以上。”
朱文波表示:“這個方案明確了發展目標,細化了工作內容,將平臺建設、企業培訓、對接措施一一落到實處,為農事經營主體發展農村電商,步入發展快車道加油助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