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上海市金山區漕涇鎮積極貫徹黨的十八大、十九大提岀的“生態文明建設”和“鄉村振興戰略”方針,以重大項目建設為依托,緊緊抓住一批功能性、基礎性項目建設加快實施的契機,因地制宜建設美麗鄉鎮,“南林北水”生態新格局正在形成,為百姓帶來更多的獲得感。
漕涇鎮位于東海之濱,以龍泉港為界線,南側緊靠大化工企業,北測多為水網區域。近年來漕涇鎮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勇于對大環境開展微改造,積極進行環境綜合整治。自2013年以來,漕涇鎮緊緊抓住化工企業1公里沿線環境綜合整治為契機,集全鎮人、財之力,花一年多時間,動員龍泉港南側及毗鄰村居內1500多戶居民北遷亭林大居。緊接著大面積化工防護林建設全面推進,僅2017年新增增豐、護塘區域防護林7000余畝,涉及全鎮七村一居區域造林面積累計逾1萬畝。
龍泉港北測水網密布,水系發達,水域面積達11.26%,居全區首位,其中水庫村村內堰港漾、墩頭漾兩個大漾坐落村中,其支流遍布全村,四面環河的“圩濱”星羅棋布,水域面積占40%以上。近年來,水文化寫岀新篇章,漕涇休閑水莊“因水而生”,以綠色為依托,以水為文,集生態、休閑、娛樂、旅游為一體,初具規模。2017年1月,漕涇鎮第十五屆黨代會第三次會議作出決議,將進一步深化“南林北水”總體布局,并融入漕涇鎮(2016-2035)總體規劃,將實施以水庫村為中心幅射周邊村居的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
為打造區域特色的美麗鄉村,漕涇鎮進行規模空前的環境綜合整治,200余名河長齊上陣,控源截污、溝通水系、調活水體、生態修復、長效管理,環環相扣,當年完成河道整治率90%以上。其中列入市級督査的10條重點整治河道,去年8月底提前整治完成。與此同時,僅用半年時間完成拆除違章建筑31萬平方米,任務完成率位居全區第二。
按照“社區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漕涇鎮一批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政府實事項目正在順利實施,一批功能性、基礎性項目加快建設,截污納管二期工程全面完工,村莊改造、二次供水、朱漕公路路燈安裝、天然氣配套、舊住房修繕等工程進入收尾階段,排水管網修復工程、鎮村道路修繕、公共綠地覆蓋等項目建設,以及正在推進“一村(居)一景”工程,將進一步優化居住環境,“三園示范點”建設初見成效,農民集中居住點配套設施建設有序推進。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