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田養殖,休閑垂釣示范區”。稻田養殖是一種根據稻田生態系統進行良性循環的生態養殖模式,既可以在省工、省力、省餌料的條件下收獲相當數量的水產品,又可以在不增加投入的情況下促使稻谷增收。這種模式的輻射帶動作用非常突出,在穩糧、促魚、生態、環保、質量安全方面的功能更加健全,農民也能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目前在隆昌市、市中區、東興區發展“稻田養殖”都有較好的基礎條件,在基本不減少水稻有效種植面積的基礎上合理布局稻漁種養區。同時,提供稻田釣魚、捕撈體驗的場所,促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
2.“內江黑豬,種養循環示范區”。結合全市打造“百萬頭內江黑豬”產業扶貧項目的契機,推行“黑豬-沼氣-果蔬種植”配套技術,在全市多個萬畝產業基地配套建設“內江黑豬”養殖基地,打造多個種養循環示范亮點。同時加快建設萬畝蠶桑、青花椒、木本油料、柑桔、無花果等多個萬畝產業基地建設。積極發展塔羅科血橙、七星椒、周蘿卜等傳統產業,加快推進“菜籃子”工程。
3.“林下經濟,康養度假示范區”。圍繞大規模綠化、創建省級森林城市、新一輪退耕還林工程項目,積極引導土地經營權規范有序流轉,推進特色經果林建設,發展林下生態種養植業,支持新型經營主體建設,推廣精品農業等集成創新模式,抓好返鄉創業等回引工程,充分利用各種生態資源優勢,大力發展休閑、旅游、康養、度假等第三產業。同時,促進農業規模生產,做精蔬菜、水果、畜牧、水產等優勢產業,努力打造中高端農產品,形成“特色農業支撐康養度假產業、特色美麗新村成為康養基地”的深度融合發展局面。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