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必須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走質量興農之路。這是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質量興農”概念。
走質量興農之路,一言以蔽之,就是農業生產不能再單純地瞄準產量,而是應著眼于調結構、降成本、補短板和增效益,實現農業供需的有效對接。
一直以來,我國農業無論是生產端,市場端,還是相關支持政策,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增產導向影響。也正因如此,我國雖然是一個名副其實的農業大國,多數農產品產量穩居世界首位,但農業質量發展卻不盡如人意。農產品品種豐富,卻多而不優;農業品牌眾多,卻雜而不亮;農業體量大,卻大而不強。國際競爭力與農業大國地位還不相稱。
這些問題也表明,依靠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強農業競爭力,提高農業全要素生產率,是實現鄉村產業興旺從而*終實現農業強國的當務之急。
具體來說,首先需要推進農業標準化,高質量的農產品,往往需要產前、產中、產后多重技術操作標準的嚴格把關;需要把品牌樹起來,知名農業品牌的多少,往往決定著一個國家或地區的農業發展水平和綜合競爭力;需要加強執法監管,我國農業生產主體多、鏈條長,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必須圍繞薄弱環節、重點領域,出重拳、求突破;需要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減少低端產品生產,在保障消費者舌尖上安全的同時,讓農產品賣得出去、賣得上價、賺得了錢;需要強化現代要素集成運用,我國農業質量不高、大而不強,*根本的是產業素質不高,必須強化現代科技裝備支撐;需要大力推廣運用新技術,圍繞提質增效重大需求,遴選具有示范前瞻性、引領性的技術,組裝集成特色高效品種技術。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