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收購價與茅臺市價、股價根本沒有可比性,因為一個是農產品,一個是深加工品,而且是知名品牌產品。但由于規模經營與產業鏈等難題還沒有解決,本來為茅臺種植高粱是一件很劃算的事情、多贏的事情,也會出現雙方都“委屈”的聲音
這幾天,在茅臺股價市價“吸睛”“吸金”的同時,源頭的高粱種植也打破了平靜。先是一位自稱貴州仁懷地區的農民在網上發布公開信,質疑“茅臺收購高粱7年不漲價,糧農種10畝高粱掙不到1瓶茅臺錢”。接著,有媒體出來為茅臺說話,用數字說明茅臺高于市場價收購有機高粱,農民為茅臺種植高粱收益遠高于其他農產品。
撇開各自立場,這兩種不同聲音,可以簡單歸結為一句話:為茅臺種高粱值不值?
那么,為茅臺種高粱到底值不值?答案真的很干脆:值。可以作個簡單比較。從種植戶來看,為茅臺種植高粱,收購價一直比普通高粱高,還不包括茅臺在種子化肥等方面的免費或優惠,而且不用擔心公司倒閉或效益下滑不收購,這一點對種植戶很重要;從農產品來看,在仁懷市以及毗鄰地區,種植高粱肯定比其他農產品更劃算,農民既不必為每年種什么犯愁,也不怕路途遙遠交通不便額外增加運費,因為這些問題茅臺都會解決,其他不少地方這方面還很困難。
可是,為什么有人又會覺得“吃虧”呢?從表面看,這里有個比價問題,如果拿高粱收購價與茅臺市價、股價來比,那就是天上地下的差別。但這根本沒有可比性,因為一個是農產品,一個是深加工品,而且是知名品牌產品,即使茅臺按照成本效益每年提高收購價,非要把“幾畝高粱與一瓶茅臺”硬放在一起比較,還是會覺得“吃虧”。
這種“吃虧”現象,并非只發生在茅臺身上。幾年前就有媒體替五常大米種植戶“叫屈”,盡管五常大米合同種植戶收購價比普通稻谷高了幾倍,但當加工包裝過的五常大米賣出每斤一二百元的時候,相比每斤幾塊錢的稻谷,還是有人覺得種植戶“吃虧”了。為什么會產生這種現象,而且越是價格高的產品越容易讓人這樣聯想?其實,這里折射的是農民生產與經營中長期存在的一些難以破解的問題。
一個是源頭的種植規模問題。仁懷的高粱種植戶說自己家有10畝承包地,這10畝地應該是祖孫三代的地,按普通家庭結構至少6口人,如果沒有外出工作的話,這就是全家的保障。10畝地高粱,每畝按600斤高產算,即使比普通高粱價格高1倍多,三四元一斤,每畝2400元左右,扣除成本1000多元,每畝收益1000元左右,10畝地收入上萬元,這是*情況,加上高粱之后種點別的,再多幾千元收入。6口之家,收入1萬多元,若不出去打工,生活并不寬裕。但如果規模能達到50畝、100畝、200畝,加上科技進步,收益將很可觀,那樣就感覺不到種高粱“吃虧”了。
另一個是農戶的組織經營難題。農戶大多是單打獨斗,盡管這些年各種專業化組織越來越多,但真正通過市場化形成有效利益聯結機制的并不多,像茅臺這樣“公司+農戶”從技術到品種上對農民有補貼,已經做得很好。農民缺乏有效市場組織,既不能成為公司的強大基地,也無法對公司形成有效制約。絕大多數龍頭企業都是先有公司,再去找農民基地,經營上難與農民休戚與共,好的公司收購價高點,但經營后的利益聯結如分紅等基本沒有,很多企業反哺農民,憑的是良心道德,卻沒有與農民構成血肉相連的“一條龍”產業鏈。公司與農民“兩張皮”,就難免時不時會有農民“吃虧”的聲音。
由于規模經營與產業鏈等難題還沒有解決,本來為茅臺種植高粱是一件很劃算的事情、多贏的事情,也會出現雙方都“委屈”的聲音,出現這種現象的絕不只是茅臺一家。所以,對各地來說,更好發揮政府這只手的作用,就是要按照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的,通過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鼓勵引導多種形式的適度規模經營和農民產業化組織發展,促進形成與現代農業相適應的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和產業體系。這是很具體的現實問題、根子問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