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處湘、黔、桂三省(區)交界處的廣西三江侗族自治縣,自古以來就有稻田養魚的傳統,但一直以自給自足為主,產量不高,難以大規模供應市場,百姓更是難以靠此增收。近年來,稻田養魚這一古老的種養模式,在廣西境內上演了“老樹開新花”。
三江河畔裊裊炊煙,烤魚的香氣伴著沉甸甸的稻穗隨風飄蕩。三江侗族自治縣侗族姑娘和小伙們一起抓魚、烤魚、慶豐收的熱鬧景象,襯托出廣西漁稻生態綜合種養模式對于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巨大作用。
“廣西‘稻田養魚’歷史悠久,在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當下,傳統漁稻種養需要轉型升級,要為‘老辦法’注入‘新基因’。”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副主席張秀隆指出,“為穩定糧食種植面積,提高稻田綜合收益,提升稻米品質,確保糧食安全,自治區不斷探索稻田綜合種養技術,推廣示范稻漁生態綜合種養模式。”僅一年多時間,廣西稻漁生態綜合種養業發展規模已從原來的60多萬畝、稻漁產量1.5萬多噸和產值7億多元,發展到100萬畝,稻漁產量4.5萬多噸和產值20多億元。
新模式激活老辦法,效益顯著推廣快
廣西現有水田面積2310萬畝,保水田1627萬畝,其中,至少有1000萬畝以上適宜發展稻漁生態綜合種養。廣西海洋和漁業廳廳長蔣和生說:“廣西發展稻漁生態綜合種養業,有歷史、文化、資源、氣候、環境等諸多優勢。”
如今,在三江縣、全州縣等桂北等地的稻田里,不僅能種稻,還能養魚、蝦、鱉、鰍、螺等水產品。自治區大力推廣的三江“超級稻+再生稻+魚”、全州“稻+高產禾花魚+瓜果”等立體生態綜合種養模式,正是傳統稻田養魚模式的升級版。全州縣廣西桂林綠淼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稻+高產禾花魚+瓜果”模式,獲首屆全國稻漁綜合種養模式創新大賽金獎,三江“超級稻+再生稻+魚”模式獲綠色生態獎。
“一田多用、一水多效、一季多收、一業多益”的種養新方式快速從三江、融水、全州、興安等桂北傳統優勢區向桂南、桂東等地區擴展覆蓋,各地展現了“宜魚則魚、宜蝦則蝦、宜螺則螺、宜蟹則蟹、宜鱉則鱉”的興旺景象,稻漁生態綜合種養從傳統產業向現代產業跨越形成極大效應。目前,全區已建立了50多個稻田養殖示范基地,八桂大地正以現代農業新境界復興“魚米之鄉”新勝景。
“廣西從稻田改造、品種要求、田間管理等方面加強技術指導,以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項目為載體,探索出多種稻田綜合種養發展模式。”廣西農業廳副廳長梁雄說,“進行稻田改造,使其既有利于栽培又方便于養殖;不斷培育適宜漁稻共生的新品種和水產品種;不斷挖掘漁稻綜合種養技術和管理模式,真正做到以科技為支撐。做到這些后,漁稻綜合種養模式的競爭力才能越來越強。”
近年來,自治區以示范帶動的方式,在全區范圍內,對傳統的稻田養魚模式進行技術升級創新,打造“再生稻+魚”“稻+泥鰍”“稻+螺”“稻+魚+瓜果”等多種立體綜合種養模式,“一水兩用、一田多收”成效良好。據統計,稻漁生態綜合種養產業已覆蓋廣西大部分縣區,養殖戶每人每年依靠稻漁增收3000元以上。
三江縣整鄉推進稻漁綜合種養,已覆蓋縣域70%以上貧困戶,貧困人口每人每年稻漁增收350元左右;桂林全州縣推廣稻田養殖禾花魚40萬畝,占全縣水田面積80%以上;梧州龍圩區積極發展稻田養殖田螺,田螺養殖面積由2015年的250畝發展到目前的2000多畝,平均每畝純收入在6000元以上。
資金扶持讓農民有干勁,技術支持讓農民有底氣
“以前,老早就聽說‘漁稻’好,但是由于家里沒錢,一直都沒搞成。”三江侗族自治縣一位村民告訴記者,“自從有了扶持政策,拿了補助,咱家的‘稻漁’越干越好了!”
2014年以來,三江侗族自治縣出臺了一系列扶持“兩茶一竹(木)、種稻養魚”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農民發展漁稻綜合種養的干勁越來越足。據悉,種稻養魚的田基硬化改造,每畝*性給予1000元的水泥、砂石補助;每畝給予300尾的魚苗補助,魚苗補助連續兩年;再生稻每畝補助150元。2016年下半年開始,田基硬化改造補助調整為每米補助20元,貧困戶22元。截至目前,全縣已累計投入稻漁綜合種養專項補助資金4000萬元。資金扶持,不但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更增強了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的發展后勁。
在梁雄看來,稻漁綜合種養模式正在不斷挖掘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潛力。廣西在稻田工程模式上主推的“坑溝式”,對田基進行硬化加固加高,在田間開挖魚坑、魚溝的同時,改善了稻田基礎設施,有效防止田基崩塌,起到保水保肥、抗旱減災的作用;開挖魚坑魚溝后,增大了養魚水體,有利于提高魚產量。同時,解決了水稻需要淺灌而養魚需要水深的矛盾。此外,坑溝使水稻產生邊行優勢,透光性增強,稻田水溫升高,有利于水稻的分蘗,從而促進水稻穩產增產。據統計,“坑溝式”稻田養魚魚產量提高1倍,稻谷增產5%-10%。
多品種立體開發,更為稻漁綜合種養推波助瀾。種植方面,水稻品種主推再生季強、品質好的“野香優3號”和“中浙優1號”;養殖方面,放養已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證書的“三江稻田鯉魚”為主,一部分田還試驗性地混養羅非魚、長豐鯽、泥鰍、田螺等,使稻田形成“水上有稻、水中有魚,水底有螺、泥中有鰍”的立體開發模式,收到“一水兩用、一田多收”的效果。
鄉村美景產業興,綠色高產品質優
“堅持綠色發展理念,依托優越的自然條件、良好的水質氣候,采取生態健康的種養模式,充分發揮‘稻魚互利共生’的生態原理,利用稻田生態系統的內部循環,施用農家肥和農副產品養魚,少用或不用化肥、農藥和除草劑,產品無農藥殘留,是廣西一直在做的,更是一直在推廣的。”蔣和生告訴記者,“提高了水稻和水產品的食用安全和品質質量后,‘稻因魚而優,魚因稻而貴’的互利互補效果就尤為明顯了。三江就是*的例子,該縣的稻田魚別有風味、綠色健康、肉質鮮美而廣受消費者歡迎。隨著旅游、餐飲、物流業的發展以及人口的流動,‘三江稻田鯉魚’‘三江高山魚稻’民族特色品牌的名氣正在不斷提升和外揚,農民從中得到實惠,增加收入。”
如今,廣西各地的好山好水加上好魚好米,更是吸引了眾多游客。旅游優勢和豐富多彩的民族風情,把稻田養魚產業與旅游產業有機聯動起來,結合“稻魚節”“多耶節”等眾多節日,讓游客參與釣魚、下田捉魚、燒烤田魚、品魚等活動,體驗侗鄉稻魚農耕文化的樂趣。既豐富了旅游內涵,又拉長了稻魚產業鏈,增加稻魚產業的附加值,促進產業增值增收,農民從中獲得增收。
旅游的快速發展,進一步拉動了農產品銷售,漁稻產品日趨緊俏。如今,三江縣供銷社已將“三江高山稻魚”和“三江高山魚稻”等高山農產品的購銷列為其重要的業務內容。目前,該縣有15個稻田養魚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個體戶從事“三江稻田魚”的購銷,全年購銷“三江稻田魚”1200多噸,約占稻田魚總產量的50%,產品除了在本縣暢銷以外,還銷售到桂林、柳州等地。而三江縣每年魚產品需求8000噸以上,而該縣的自產3000噸,需從外縣調入5000多噸供應該縣當地市場。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