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行業動態 > 安徽:設施升級 農業抗災更“給力”
安徽:設施升級 農業抗災更“給力”
農業網   時間:2018/2/5 9:11:00  來源:安徽日報  閱讀數:383

  “硬化道路太重要了,否則搶收的菜都要爛地里”

  基礎設施是現代農業的重要支撐。災害天氣越嚴重,越考驗這個“支撐點”是否牢固。

  2月2日,記者來到六安市金安區木南現代農業示范區。陽和園蔬果專業合作社的基地里,負責人何剛正在指揮工人清理倒塌的大棚。 “硬化道路太重要了,否則搶收的菜都要爛地里。 ”何剛介紹,幾個大棚被壓倒了,但是菜并沒受損。園區在兩次大雪期間都是第二天就鏟除了積雪,車輛能開進來。搶收的烏菜、大蒜、西蘭花都在大雪天賣出了好價錢,挽回了好幾萬元損失。

  “近年來新修和擴建了木南大道、立春大道等多條園區道路,主要道路拓寬到7米到9米。因為道路標準高,兩次大雪期間都能在*時間調配大型機械除雪除冰,給重建大棚、搶收蔬菜提供便利條件。 ”示范園區管委會副主任汪天友說。

  天寒地凍,電力供應很重要。而這往往是農業生產的短板。

  在木南示范區的立春蔬果現代栽培展示廳,8米多高的玻璃溫房中溫暖如春,通過水培、氣霧栽培、無土栽培等方式培育的各種蔬菜郁郁蔥蔥,完全感受不到外面的凜冽寒冬。

  “這一個玻璃溫房6000多平方米,因為供電穩定,溫房中的暖氣一直沒停。”汪天友告訴記者,這次積雪厚度達40厘米,很可能造成玻璃溫房垮塌,導致數千萬元損失,“溫房8米多高,無法除雪。只能依靠鍋爐不斷供暖融雪,這依賴于園區高標準的電力基礎設施。 ”

  在示范園區紅星村村頭的小橋上,記者看到,木南渠里水流通暢,緩緩匯入了遠處的秋岔河。汪天友告訴記者,2015年園區完成了7公里多木南渠的硬化取直工程,讓渠道更為通暢,旱能灌、澇能排,“*近天氣嚴寒,如果渠道沒有硬化取直,一旦積雪成冰阻礙河道,可能造成渠道內洪水泛濫。 ”

  汪天友介紹,木南現代農業示范區成立至今,已投入5.7億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初步形成了“道路硬質化、渠道襯砌化、農田林網化、耕作機械化、控制智能化”的現代農業示范區框架。

  “這是雙膜雙鋼架大棚,采用工廠化管理模式,抗極端災害天氣能力強”

  2月1日,記者來到來安縣張山鄉桃花村。這是個遠近聞名的蔬果專業村。大雪過后,“啥樣的大棚*抗雨雪”成了種植大戶們的熱點話題。

  在種植大戶馬西梅的家庭農場里,一邊的大棚倒了,另一邊的安然無恙,兩相對比讓馬西梅有了思考。“你看,壓倒的大棚基本上都是連體大棚,積雪滑落到兩個棚子之間薄膜上,無法及時清理,超重后就把大棚都給扯塌了。 ”馬西梅一邊惋惜地說,一邊帶記者走到旁邊地里。這里的大棚完好無損,鮮紅的火龍果和草莓散發著誘人的清香。 “這些是獨體的鋼架大棚,本身有拱形弧度,積雪可以自己滑下來,而且易于清理。 ”馬西梅說,更先進的新式大棚有水泥墻加固,鋪設電加熱設備,“村里有人建好了,下大雪一點事沒有。 ”

  馬西梅說的新式大棚,就在馬西國的蔬菜基地里。

  遠遠看過去,一排排日光溫室大棚就像一棟棟房子。推開一個“房門”,穿過外間,里面豁然開朗,占地約1.5畝的蔬菜大棚寬敞明亮,撲面而來的熱氣讓人想把外套脫掉。

  “這種大棚朝向陽光,呈陡斜狀,四五米高的水泥墻不僅能吸收存儲熱量,還能起到很好的穩定作用。一根根支撐的水泥柱很牢固,再大的雪也扛得住。 ”馬西國告訴記者,平時基礎設施多投入,遇到災害天氣就能減少損失。

  記者發現,日光溫室大棚的新技術還有很多:頂部“天窗”可開關,澆水全部采用滴灌和噴灌,絲瓜懸空吊長,絲瓜苗和西紅柿苗墑上有一根根電線,用于給土壤加熱,猶如讓蔬菜用上了“地暖”或“電熱毯”。

  除了溫室大棚,馬西國還建有兩座連棟育苗大棚,近十米高的大棚就像大型生產車間,里面采用水肥一體化、滴灌噴灌等新技術育苗。“這種雙膜雙鋼架大棚采用工廠化管理模式,抗極端災害天氣能力強。 ”馬西國自豪地說。

  據滁州市農委蔬菜辦主任周勇說,全市因雪災受損嚴重的蔬菜、水果大棚大約有80多處。 “這些大棚設計不合理、材質老化,缺乏增溫化雪設備,還有部分單體竹木結構拱棚也有倒塌。與之相反,很多單體單層或雙層鋼架大棚,以及冬暖式日光溫室大棚基本安然無恙。 ”周勇表示,這為下一步如何發展設施農業上了“生動的一課”。

  “物聯網像‘千里眼’一樣,隨時掌握災害天氣的影響情況”

  2月2日,溫度持續下降,寒風刺骨。占地620畝的長江漁歌公司養殖基地到處積雪,一片白茫茫中佇立著一棟棟現代化的“廠房”。

  走進“廠房”,猶如穿越季節來到了春天。“這是工廠化循環水養殖室,常年溫度保持在22度,而水溫則根據魚的品種不同,設置在20攝氏度上下。 ”公司總經理胡光春介紹,這種現代化養殖室養殖的都是河豚、長江鰣魚等*品種,對水溫有要求,“低于12攝氏度就會死亡”。

  1月24日以來,坐落在蕪湖市鳩江區長江之濱的這個漁業基地迎來連續暴雪,*深積雪達45厘米。隨后又是急劇降溫,*溫度達零下8攝氏度。極端天氣下如何*地控制溫度?長江漁歌公司靠的是物聯網系統。

  “物聯網系統把整個基地利用信息技術設備連起來,布置在養殖室的各種探頭,會把溫度、容氧、水質等情況實時傳送到控制室。 ”胡光春介紹。在一個養殖室內,頭頂是探頭,墻面儀表盤上顯示兩個溫度,綠色的是22攝氏度,紅色的是20攝氏度。 “綠色是實時溫度,紅色是設定溫度,一旦低于設定溫度,電加熱系統就自動啟動加熱。 ”胡光春說。

  幾步遠,墻面上又是一個儀表盤,上面寫著“氧氣量”。 “水中的傳感器實時分析水質,一旦氧氣含量低于規定值,就會發出信號。 ”胡光春介紹。

  一道墻的距離,外面冰天雪地,里面環境怡然。極端天氣下,現代信息技術讓精細化的設施農業生產能夠按部就班進行。

  黃山市祁門縣歷口鎮環砂村,是大名鼎鼎的祁門紅茶核心產區。雖然近期降雪不多,但是溫度持續偏低,茶園又在山上,凍害成了祥源茶業祁紅公司總經理孫西杰重點關注的問題。

  “這個時候不可能每天上山觀察,更不可能安排人住在茶園里。物聯網系統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 ”孫西杰掏出手機,熟練地點開系統,先是看到茶園全景,隨著鏡頭拉近,茶樹葉片清晰地展現在屏幕上。 “你看,現在是2月2日中午12點33分,茶園大氣溫度是8.9攝氏度,濕度是59%;土壤溫度是5.6攝氏度,濕度是19%。”孫西杰解釋,這幾組數據再結合葉面觀察,可以判定沒有凍害發生,“物聯網跟‘千里眼’一樣,讓我隨時掌握災害天氣的影響情況。 ”

  據了解,截至去年底,全省684家農業企業和種養大戶用上了農業物聯網。農業更聰明,應對極端天氣就更有底氣。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fq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