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湖北電商下鄉的“鯰魚效應”(圖)
湖北電商下鄉的“鯰魚效應”(圖)
農業網   時間:2018/2/5 15:36:00  來源:湖北日報  閱讀數:370

農村電商

  大雪剛過,湖北宜昌雙巖生態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張廷龍加緊張羅一年一度的年貨節。“今年兩場雨雪天氣,年貨節只好一推再推。老客戶們都催著要年貨,不辦不行。但我們網上的年貨節可是早就開始了的。”

  網上年貨節,匯聚的可都是宜昌市夷陵區下堡坪鄉九山村的特產。“富硒茶葉來一罐,泥鰍山雞農家飯。舞獅龍燈采蓮船,薅草鑼鼓三句半。鄉村旅游沒來轉,終生后悔太遺憾”……村民自編自唱、簡明輕快的快板描繪了這里獨特的鄉村風情。

  而在幾年前,這里是另一番面貌。

  能人回鄉

  九山村是革命老區,面積30平方公里,有 931戶 2658人,其中貧困戶182戶576人,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閉塞,多年都沒有摘掉省級貧困村“帽子”。

  從夷陵城區出發,向西北驅車一個多小時,就到了九山村。兩年前,到這里至少開車兩個多小時,蜂籠寨、云臺山等九座山環繞,山路崎嶇,下雨后更是沒法行車。37歲的張廷龍剛到這兒,就自掏腰包,花了20萬,用了三個月,沿著山邊挖出一條1.5公里的鄉村路,打通了咽喉路段。“也許就是這件事,讓大家看到了我還是干事的。”

  路通了,張廷龍開始帶著九山村“觸網”。

  張廷龍自小離鄉讀書創業,打拼18年,從電腦服務行業起家,逐漸事業有成。2014年夏天,他參加夷陵區組織的*黨建活動,看望慰問困難老黨員,守著大山的貧困,讓他感慨頗深。回去后,他發動所在的宜昌市個體私營企業協會會員,帶領鄉親組建合作社,又把黨組織關系轉到了九山村,下堡坪鄉黨委任命他為九山村*書記,鄉親們一看,嘿,這是真心來這兒干事的!

  貧困村的信息化

  “山區不方便用電腦,更何況是貧困村,所以我們充分利用手機,搭上電商快車。”張廷龍介紹,他們聯合3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產業化企業,組建九座山農業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搭建九座山微信商城、九山味道特色館網上平臺,村民用手機完成鍵入、掃碼,在聯合社電商平臺下自主經營網店,通過微信群、朋友圈推送銷售信息,這樣一來,人人都是平臺維護者,人人都是產品供應商,人人都是產品推手。

  為了讓村民的農產品“賣好價、增收入”,在政府幫助下,九山村在三峽物流園設立物流配送中心和直營中心,采取統一平臺、統一策劃、統一品牌、統一銷售、統一配送、統一售后、分散經營的“六統一分”模式聯動發展。過去四、五毛錢一斤的土豆如今賣到了3塊錢一斤,天麻網上售價達到298元/公斤。

  特色致富

  森林覆蓋率86%以上,高山云霧茶4000余畝、核桃2550畝、有機生態蔬菜1500多畝、生態冷水稻1200多畝、小水果1100多畝。這些,都是九山村的特色。以前,優質生態農產品沒有銷售渠道,只能低價賣給小商小販。電商下鄉后,“九山味道”、“九山上品”等系列農產品品牌嶄露頭角,土特產慢慢變成了“香餑餑”。

  目前,全村有800多戶村民在電商產業鏈上增收,占全村人口的86%,每年拉動茶葉、有機大米、核桃、黃心土豆、土蜂蜜、豆腐乳等特色農產品銷售近千噸,帶動人均增收800多元。

  獨特的高山田野風光,鄭家洞子等紅色遺跡,

  保留完好的古建筑天井屋,具有傳奇色彩的洞穴……九山村還是*驢友喜愛的自助游經典線路。伴隨著網絡營銷,當地旅游也被帶火。全村農家樂從2家發展到72家,年收入超過10萬元的就有6家,每年接待游客量6萬余人次,旅游綜合收入突破400萬元。

  能人回鄉,電商支農,村企共治,給脫貧致富帶來了新希望。如今的九山村村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2431元。走在小康路上的九山村去年被評為夷陵區美麗鄉村精品村,入選2018年全省美麗鄉村試點村。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zs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