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開展*扶貧*脫貧,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也應“入鄉隨俗”、“量體裁衣”,不能“一刀切”。
位于甘肅省東南部的天水市武山縣素以“菜”聞名,擁有*蔬菜標準化示范縣、全國綠色農業示范縣等多項桂冠,也是古“絲綢之路”的繁華要道。
隨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這里的貧困發生率由2016年的10.18%降至2017年的5.56%,形成了蔬菜、勞務、中藥材等多元富民體系,走出了一條因村施策盤活“資源棋”,用“繡花”功夫助力*脫貧,因勢利導謀定鄉村“振興計”的發展路子,讓山峁田野間煥發出了新生機。
郝山村:產業有準頭 脫貧有盼頭
兜兜轉轉30多年,年近天命之年的韓興德又回到了老家,過起了下地務農的日子,從一名“打工族”重新回歸為農民。
今年48歲的韓興德是武山縣樺林鎮郝山村的村民,15歲就外出到西安、蘭州等地打工,“那時候,家里窮,兄弟兩個吃不飽肚子,沒辦法,只能到外面討生活”。
之所以選擇返鄉,主要是看到了家鄉發展的新希望。2017年,他和家人種了8畝黃芩、板藍根、冬花等中藥材,收入2萬多元,其中,僅一畝冬花就賣了1.2萬元,“以前主要種小麥、胡麻這些傳統農作物,效益低”。
郝山村地處高寒山區,海拔1900-2300米,是武山縣73個深度貧困村之一。郝山村黨支部書記祿小龍說,這里山高路遠條件差,群眾發展方向模糊,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村級事務也缺乏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建檔立卡之初,全村140戶人家,確定的貧困戶就有93戶,貧困發生率超過60%。
祿小龍本是樺林鎮的一名干部。2017年2月,為了發揮好“牽頭組織作用”,他被樺林鎮黨委選派兼任村黨支部書記。6月份,外出見過世面、致富能力強的韓興德被村民推選為郝山村黨支部副書記。幫扶隊長、大學生村官、科技特派員一一到位,他說,“我們的‘一號’工程,就是帶領全村父老鄉親,脫貧致富奔小康”。
郝山村毗鄰“中藥之鄉”隴西縣,全村逾90%的土地都適合種植中藥材,“當地海拔溫度、土壤酸度尤其適合種植冬花”,祿小龍合計著,“找好了產業方向,‘*任務’就是說服村民轉變觀念,調整種植業結構”。
村民韓富元起初不想種,后來村干部幾次動員,還送來了地膜和田鼠藥,才“應付”著把藥苗子點上。沒想到一年沒怎么操心,3畝冬花“進賬”1萬多元,“除了葉子不是錢,莖、根、花都是錢”。說起這事兒,他笑得合不攏嘴,“地里種了小麥,糧食有了,種了胡麻,油有了,養了豬,肉有了,現在種了中藥材,收入有了”。
“家中有房、手中有糧、看病有錢,出門有車。”對于到2020年過上小康日子,韓富元信心十足,現在*的顧慮就是兒女都在外,妻子身體不好,家里的農活都由他在干,“精力跟不上”。
“目前,我們主要是調整全村種植結構,引導大家種植中藥材,等形成規模了,計劃升級產業形態,延伸產業鏈條,對中藥材進行初加工。”祿小龍說,這是他們今后的“富民計劃”。
清池村:打造農業“升級版” 招商引資促轉型
凌晨四點,武山縣城關鎮清池村村民張聚寶已經開始在大棚里忙活了。2017年新搭的兩畝韭菜大棚進入了“收割季”,眼下正是*忙的時候。
五個小時后,鮮翠欲滴的韭菜便被分扎成捆,整整齊齊地碼在小三輪車里,出現在武山清池韭菜基地收購點。經過和菜販一番討價還價,*終以每斤2.5元的價格成交,“韭菜能收三茬,現在賣的是頭茬,畝產能到2500多斤”。很快,這些韭菜將被裝車外運,走上蘭州、西安等地人們的餐桌。
“蔬菜是武山縣的區域首位產業,2017年全縣蔬菜種植面積達到39.5萬畝,產量123.8萬噸,產值23億元。”武山縣蔬菜局*農藝師黃錄元說,韭菜是武山縣蔬菜種植的主要品種之一,全縣韭菜種植面積約有5萬多畝,其中,清池韭菜基地就有5000畝,輻射城關、山丹兩個鎮。
雖然自家的大棚緊鄰清池韭菜基地,王榮庭卻做了新嘗試。2017年,他經營的禾玉農莊將清池韭菜基地邊緣的一片垃圾場進行土壤改良之后,培育栽種了5畝大棚草莓。
“有奶油草莓、巧克力草莓,銷量非常好,本地市場供不應求,還有蘭州的大型超市專門打電話過來訂購。”他說,每斤以50元的價格采摘,一畝差不多收入10萬元,去掉成本凈收入可以達8萬元。
據清池村黨支部書記付曉斌介紹,目前,清池村韭菜種植面積為1650畝,年產量8000噸,產值1100萬元,蔬菜種植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85%。近年來,該村不斷推進規模化生產,提高蔬菜產品市場競爭力,構建內外通暢的市場流通體系,促進農業提質增效。
“但是,也面臨著傳統農作物抗風險能力差,產業結構亟待調整等發展瓶頸。”付曉斌說,通過招商引資引進禾玉農莊是清池村探索產業升級轉型的路徑之一,“可以依托農莊的人力、技術、經濟實力,培育新品種,逐步做中高端的農產品,同時還可以以土地流轉、改良等方式,利用閑置的土地資源,壯大村集體經濟。”
董莊村:做“漂亮”文章 山美水美鄉風美青磚紅瓦圍成的院墻,飾以通俗的鄉風壁畫;門前流水淙淙,綴以樸拙的小橋護欄;干凈整潔的水泥路,串起鱗次櫛比的民居院落……走進武山縣龍臺鎮董莊村,宛如走進了一幅水鄉畫卷。
然而,兩年多前這里還是另外一幅景象。“當時基礎條件差,路面沒有硬化,垃圾也隨處可見。”張弢從2015年開始擔任董莊村的駐村干部,對村子近年的變化頗有感觸,“現在安裝了太陽能路燈,設了鄉村舞臺,刷了文化墻,實現了全域無垃圾”。
董莊村80%的區域位于小隴山天然林區,樹木蔥郁、溝壑眾多,生態環境優美,有千年古剎慈云寺、油菜花海等旅游景觀,還擁有冷水魚養殖水源。這些得天獨厚的優勢,為當地發展鄉村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條件。
張弢說,目前,在董莊上河峪流域建成的冷水魚養殖漁家樂有7處,年收入達200多萬元,帶動了周邊許多貧困戶、富余勞動力來務工。全村256戶1251人,截至2016年底,人均純收入達到5625元,實現了整村脫貧。
“脫貧攻堅不僅僅是物質上的脫貧,更要讓貧困戶在‘精神’上脫貧。”龍臺鎮黨委副書記鄧遠平介紹說,為此,龍臺鎮在念好鄉村“美麗經”的同時,大力開展了思想道德教育活動,組織了“好婆婆”“好媳婦”“龍臺好人”“五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不斷豐富鄉村文化娛樂生活,讓村民們可以看到“生態美、富足美、生活美、文化美、文明美”的現實圖景。
家門口掛的“五星級文明戶”牌子讓年逾六旬的許喜成老人覺得“特別光榮”。老人一家八口人,兒子兒媳帶著孩子都去新疆務工了,家里只有老伴兒和他。平日里,性格爽朗的他是個“熱心腸”,喜歡關心幫助別人,也熱愛公益事業,“當時村里的喇叭通知了,我又不識字,就找侄子幫忙申請了,沒想到還真評上了”。
“沒有任何形式的物質獎勵,但是大家都特別積極的申請參評,因為有一種榮譽感在里邊。”董莊村村委會主任董福友說,村民們的生活日益富足了,對精神文明的追求也逐漸提高了,村里涌現出的向善向上的事例也比較多。
他指著村委會門前廣場上的舞臺說,“別看這兒現在沒人,每到舉行‘好媳婦’‘好婆婆’‘龍臺好人’之類的表彰活動的時候,可熱鬧了。”
舞臺后側的墻壁上,“共建美麗鄉村,同奔小康生活”八個大字赫然入目,與底圖繪著的青翠起伏的沃野田疇,共同勾勒出了董莊村村民們對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