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全家人生活都靠自己一個人在外務工維持,全家4口人擠在一個破舊的窯洞里生活。”說起自己的脫貧經歷,慶陽市鎮原縣平泉鎮洪河村慕明軍說,“在*困難的時候,政府有了扶貧政策,幫扶干部幫我出謀劃策,依靠扶貧貸款,我逐漸承包了村里的40畝土地,做起瓜果蔬菜與畜牧產業,從當初的1只羊到現在的15頭牛,從原來的年收入1萬元到現在的6萬元,去年,終于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
像慕明軍這樣的脫貧戶,平泉鎮政府聘請他們成為脫貧攻堅講習所的講述員,通過自己親身經歷來帶動和影響更多的貧困戶走上增收致富的小康路。
鎮原縣是國扶貧困縣,也是六盤山片區58個扶貧攻堅重點縣、全省23個深度貧困縣之一,貧困人口多,自然條件差,基礎建設滯后,脫貧任務艱巨。
鎮原縣在科學調研論證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地理條件、市場、政策機遇、群眾觀念等諸多因素,確定了“山區草畜、塬面蘋果、川臺瓜菜、突出特色,多元發展”的產業布局,研究制定了《鎮原縣*扶貧產業培育實施方案》《鎮原縣2018年脫貧攻堅農業產業培育實施意見》及肉羊、蘋果、瓜菜、萬壽菊等產業培育子規劃,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帶動、合作社經營、貧困戶受益”的思路,積極推廣“155”產業扶貧機制,將“331+”扶貧模式拓展到各個產業,持續完善“政府+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貧困戶)+金融+保險”的產業培育機制,形成產業發展共同體,穩定增加農戶收益。
位于該縣新城鎮小峴村的新榮養殖專業合作社,按照“331+”模式,與小峴等4個貧困村185戶貧困戶簽訂《新城鎮“331+”肉牛養殖合作協議》,貧困戶以縣扶投公司扶持的資金、物資等按戶比例配股(每戶折算配股6月齡肉牛3頭),貧困戶向合作社按市場價定向交售當年市場價值3000元的飼料,或在合作社務工不低于30個工作日(收入不低于3000元),每戶每年養殖分紅3000元。合作社成立6年來,帶動周邊80多個農戶入社務工、種地、交售飼草料,戶均年增收1.2萬元。
2017年,由中盛公司建辦種羊擴繁場,為合作社和貧困戶提供種羊、技術培訓,為全縣2500個貧困戶統養湖羊1萬只,發展大戶代養“48+2”模式12戶,新增規模養殖戶5000戶。肉羊產業總產值6.5億元,使貧困戶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1300元。全縣肉羊、肉雞、肉牛、生豬飼養量分別達到90萬只、2100萬只、25萬頭和18萬頭,富民產業提供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2元,占全縣農民可支配收入7915元的27.2%。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