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0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昆明市將通過實施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大力削減流域污染負荷,讓滇池水更清,實現滇池保護治理取得新突破,努力把滇池打造成生態之湖、景觀之湖、人文之湖。
采取系列措施 實現滇池水質目標
根據黨的十九大提出的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的新理念、新思想和新戰略,昆明市在全面實施《滇池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十三五”規劃》的基礎上,按照“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依法治滇”的治理思路,實現“六個轉變”,全面深化滇池治理工作。2018—2020年,全力以赴實施滇池保護治理攻堅行動,采取控制城市面源和雨季合流污染、治理主要入湖河道及支流溝渠、完善流域截污治污系統、優化流域健康水循環、提升濕地生態環境效能等一系列措施,努力實現滇池水質目標與總量削減目標。
《實施方案》提出,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的水質目標為:2018年滇池草海水質達到Ⅳ類水標準,2020年滇池外海水質穩定達到Ⅳ類水標準。其中,2018年滇池草海水質(含雨季)消除劣Ⅴ類,滇池草海旱季逐月水質優于Ⅳ類水標準,雨季(5—10月)逐月水質優于Ⅴ類水標準,全年水質達到Ⅳ類;滇池外海全年水質達到Ⅴ類。2019年滇池草海水質穩定達到Ⅳ類;滇池外海水質穩定達到Ⅴ類。2020年滇池草海和外海水質均穩定達到Ⅳ類。
將實施64個市級 滇池治理重點項目
《實施方案》明確,治理路徑將以“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依法治滇”為指導,通過調查研究、量化分析,綜合運用工程技術、生物技術、信息技術、自動化控制等各種技術手段,實施污染源頭控制、河道綜合整治、河口末端治理以及河道、管網、污水處理廠、環湖截污系統、雨污調蓄系統聯動運行,實現*治污和科學治滇。通過將滇池治理納入城市建設與管理體系,實施產業結構調整,構建截污治污系統、健康水循環系統、生態系統、精細化管理系統實現系統治滇。通過優選低耗、綠色、高效的*適用技術對關鍵污染物進行源頭減排;優化已建工程運行管理、提能增效,實現投資效益*化;強化節水工程實施,倡導全民節約用水、綠色生活,實現集約治滇。通過完善陸域和湖體監測體系、深化河長制、排放標準法定化、提升《云南省滇池保護條例》執行效能、健全考核體系,加大環境聯合執法力度,訴諸法律嚴厲打擊各類環境違法犯罪行為,實現依法治滇。
按照《實施方案》,2018—2020年,昆明市將實施市級滇池治理重點項目64個,計劃投資75.99億元;實施區級重點項目147個,計劃投資65.203億元。
明確降低污染等 四項重點任務
《實施方案》提出了入湖污染負荷削減、河道雙目標控制管理、科技支撐、實施評估四項重點任務。
在入湖污染負荷削減任務方面,《實施方案》要求至2020年末流域應新增污染負荷削減量為化學需氧量23608噸、總氮8528噸、總磷589噸。其中,草海應新增削減量為化學需氧量6990噸、總氮1992噸和總磷102噸;外海應新增削減量為化學需氧量16618噸、總氮6536噸和總磷487噸。此外,陸域完成新增污染負荷削減量為化學需氧量23608噸、總氮5716噸、總磷558噸;湖內完成新增污染負荷削減量為總氮2812噸、總磷31噸。
同時,通過新建雨污調蓄池和水質凈化廠,已建水質凈化廠、環湖污水廠提標改造,藍藻打撈、藻水排放、濕地建設,已建調蓄池提升增效,水質凈化廠一級強化處理,環湖截污系統增效工程,滇池底泥疏浚工程,累計完成新增污染負荷削減量為化學需氧量10184噸、總氮2807噸、總磷266噸。各轄區政府(管委會)也將根據實際情況,須采取農業種植結構調整、海綿城市建設、河道支流溝渠整治、河道底泥疏浚、入湖河口治理、雨污混合水翻壩(閘)整治、磷礦區礦山修復、農業面源污染控制等措施削減污染負荷。
在重點河道治理方面,《實施方案》確定了2018年重點治理的14條河道為盤龍江、新寶象河、新運糧河、海河、茨巷河、撈魚河、姚安河、古城河、中河、小清河、采蓮河、馬料河、金家河、廣普大溝。2018年底前,將采取河道清污分流、原位處理、閘壩改造、微污染水處理、雨污調蓄池建設等措施,杜絕雨季河道及其支流溝渠初期雨水翻閘翻壩溢流。同時,涉及尾水排入以上14條河道的昆明市第三、第六水質凈化廠將完成總磷提標改造。2018年5月30日前,這14條河道及其支流溝渠閘、壩、溢流口將建成在線視頻監控設施,并與市滇管局信息平臺聯網。2019年底前,除以上14條河道外,完成涉及尾水外排的其他河道相關污水處理廠總磷提標改造。2019年5月30日前,將完成除以上14條河道外的其余河道及其支流溝渠在線視頻監控設施建設,并與市滇管局信息平臺聯網。
此外,還將圍繞滇池水環境質量改善,開展排水系統水源構成監測與分析研究、滇池流域水污染控制工程評估及*治污決策系統研究、滇池水資源調度研究等基礎研究,定量評估入湖污染負荷對滇池水質影響貢獻,科學解析不同污染源對滇池水質貢獻率,明確重點污染控制工程的污染負荷削減對入湖河流和滇池水體的水質改善的貢獻,提前謀劃以實現滇池水質的全面提升為目標的“十四五”重點任務與治理項目,為滇池流域水環境精細化管理和*治污提供技術支撐。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