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致富經 > 蘭州市皋蘭縣:光伏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蘭州市皋蘭縣:光伏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農業網   時間:2018/2/8 9:22:00  來源:蘭州晚報  閱讀數:378

  2月5日,“新時代、新夢想”新春走基層暨“你平安過節我守護平安”融媒體采訪活動小組來到了石洞鎮。走進村莊,一些農戶家門口蔚藍的光伏發電站引起了媒體的興趣。這種清潔能源發電站會給村民帶來什么收益?

  建立“光伏+扶貧”的新機制

  據介紹,近年來,皋蘭縣積極探索發展多元富民產業新路子,搶抓實施光伏發電扶貧的政策機遇,主動對接,順勢而為,通過探索建立“光伏+扶貧”的新機制,實施光伏發電扶貧項目,走出了光伏產業助推脫貧攻堅的新路子,有效增加了村集體經濟收入和貧困戶經濟收入。

  豆家莊村是皋蘭石洞鎮的一個自然村,今年75歲的村民王玉燦是村里的貧困戶,幾年前家里發生不幸,兒子離開人世,留下一個年幼的孩子。老兩口只有5畝多地,種植小麥和玉米等農作物,收入微薄,一家三口除此外,基本靠低保生活。

  2016年,皋蘭縣引進光伏發電產業,優先選擇石洞鎮11個村開展光伏扶貧試點工作,在石洞鎮豐水、澗溝和魏家莊等11個村選擇7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實施分布式光伏扶貧項目,積極爭取*扶貧專項貸款380萬元,王玉燦成為石銅鎮的首批試點農戶。

  讓貧困戶共建共享光伏扶貧成果

  2月5日下午,王玉燦帶記者參觀了他家的光伏發電站。在他家門口,一排整齊的發電板組成了一個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現在是11.9度,這是半天發的電量。”王玉燦說,這臺發電站的功率是6.24千瓦,冬季每天大約能產生28度的發電量,夏季日照時間長,可以發電38度到40度電。對于這個新興的設備,王玉燦每天都會把發電板擦得干干凈凈。他興致勃勃地向記者介紹,2016年4月,他在鎮村干部的動員下,決定安裝發電站,發電站從設備到安裝要5萬元錢,他是低保戶,沒有錢,鎮政府做擔保,貸了5萬元的無息貸款,購買并安裝了這臺設備。“王玉燦還說,發電站每天靠日光產生的電量并入國家電網,每度電獲取收益0.82元,每年下來將產生8000元到一萬元的收益,依靠光伏發電的收益已經脫貧了。目前,全鎮共有76戶村民已經安裝了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石銅鎮黨委副書記王紹東說,農戶家光伏發電站產生的電量以8毛多的高價并入國家電網,但按照市場價實際上在四五毛錢,中間差價由政府補貼,項目受益農戶可連續創收20年,光伏扶貧項目得到了群眾的一致好評。

  據介紹,為解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難、貧困群眾穩定增收難等問題,皋蘭及時總結試點經驗,立足村情戶情實際,創新“光伏+扶貧+貧困村+貧困戶”扶貧增收新模式,采用村級光伏電站和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兩種方式推進光伏扶貧,項目重點扶持無勞動力、無資源、無穩定收入來源的貧困戶以及集體經濟薄弱、資源缺乏的貧困村,鼓勵動員貧困村、貧困戶積極參與建設,并對確無能力自籌的貧困戶,由縣政府對接落實貼息貸款,讓貧困戶共建共享光伏扶貧成果。2017年,共投入資金1105萬元,在25個貧困村建設村級電站18座、戶用分布式系統21套,總裝機容量1453千瓦,項目建成后將有效帶動299戶貧困戶每年戶均增收3000元以上。

  光伏扶貧是增強貧困村、貧困戶自我“造血”功能的重要形式,皋蘭縣將堅持把發展光伏產業與脫貧攻堅工作緊密起來,積極爭取項目資金,不斷擴大光伏發電扶貧的覆蓋面,照亮貧困戶的脫貧致富道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hfq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