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雖是嚴寒季節,但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大埝鎮冀莊村的銀耳大棚內卻暖意融融。一個多月前,村民崔節義種植了5個銀耳大棚,目前,一朵朵晶瑩剔透的銀耳惹人喜愛,即將收獲。鄄城縣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立足資源優勢,著力打造生態“品牌農業”,逐步形成一批高質量、高效益的特色農業,助農增收致富。
據了解,為讓全縣高效生態農業產生良好效益,鄄城縣扶貧辦、農商行等部門經常深入到高效農業基地給種植戶傳經送寶,進行技術指導,鼓勵各鄉鎮街道發展高效品牌農業。
崔節義說,這一棚銀耳能賣到兩萬多塊錢,這五棚下來,能賣10多萬塊錢,現在不愁銷路。縣農業局蔬菜辦李修燕向記者介紹,我們鼓勵全縣的農產品(000061,股吧)加工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把自己的產品注冊商標,這樣能大大提高全縣農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
去年10月份,舊城鎮葵堌堆村致富能人盧浩大膽開拓,先行先試,帶領群眾建起了高標準溫室大棚,栽植了草莓、西紅柿等瓜果蔬菜,并讓貧困戶打工,增加收入。目前,大棚內瓜果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近年來,鄄城縣不斷優化服務、拓寬渠道,引導農戶優化種植結構。各鄉鎮街道因地制宜,做好特色產業發展規劃,以整村推進為抓手,大力支持農業產業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積極為致富能人協調信貸資金,在用地、稅收等方面給予*的優惠,鼓勵農戶大膽開拓,敢闖敢試,發展品牌農業,建基地、擴規模,推進品牌農業產業化經營,讓土地產生*效益,帶動更多的貧困戶增收致富。
目前,該縣新增5個“一村一品”示范鎮、示范村,培育出“有機蔬菜”、“中藥材基地”、“瓜果之鄉”等農產品品牌,引領高效農業走向生態、綠色、品牌化之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