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將至,農資行業進入“準假期”模式,等待來年春耕。回顧過去的一年,農藥行業整體門檻進一步提高,企業兩極分化進一步加速。筆者綜合多方觀點認為,接下來的一年,或將呈現以下特點。
環保及管理政策仍將趨嚴,安全檢查等趨于常態化。農藥生產企業入園、排污許可證申領、農藥登記門檻進一步提高等政策下,正促使行業整體向環保、綠色、高效轉型。對農藥行業進行結構性調整、實現農藥使用零增長、淘汰落后產能、倡導綠色生產將發揮著有效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產品落后、低水平重復建設、以犧牲環境為代價的超標排放企業將難以生存,以現有條件,這類企業的數量不在少數。據統計,國內目前有農藥企業2000余家,而已經申領排污許可證的只有不到970家,加之原藥、中間體生產企業進入化工園區的門檻提升,部分生產型企業將退出市場,市場供應開始吃緊。
供應緊張必將催生行業“優勝劣汰”競爭格局進一步顯現,叢林法則效果將在農藥行業中凸顯。一方面,由于原材料的稀缺和價格波動,原藥成為大玩家才能撬動的領域,后來者居上的可能性進一步降低,一批合法經營、環保達標的規模性企業將擁有更多市場主導權,并因此獲得行業紅利。近兩年跨國企業整合,成為一些先導案例,中國一些大農化企業也正在謀求強強整合,市場壟斷性進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對于產業鏈下游企業,競爭力不足的產品將面臨更嚴峻和漫長的寒冬。沒有原藥資源、渠道不完善的產品型制劑企業首當其沖,農產品價格如仍保持較低水平,在市場和政策的雙重夾擊下,等待兼并重組、轉型為服務商、或者退出市場,或將成他們*后的選擇。
從市場銷售和終端消費來看,制劑產品漲價將進一步壓縮渠道利潤,導致渠道扁平化變革加速。另外,種植戶對服務的需求越來越迫切。供需之間仍存在錯配,一方面同質化產品將經過市場篩選淘汰;另一方面,一些市場急需品種仍面臨短缺,如解決水稻螟蟲的藥劑等。以家庭農場、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為主體的產品需求會強勁引領整個行業對產品的開發和推廣。這些新型消費主體的出現,將對農藥渠道帶來顛覆性變革,并由于供應端整體價漲,農藥成本普遍上浮的可能性增大,農資產品單價上漲及大部分農產品價格穩中有降形成矛盾。同時,農資產品銷售需要更多人力、物力的資源配套,渠道利潤率將有所下降,現金為王將在2018年有更加深刻的影響。
總體看來,整個農藥行業經歷了快速上升、短暫低迷,正在步入回暖期,這一時期,資本正在助推大企業的融合、發展,強強聯合可能性進一步加強。而對于中小型企業或者渠道商來說,穩健型發展、堅持現金為王,或許是度過行業洗牌期的*方式。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相關新聞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