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落實中央一號文件部署要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把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貫穿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統籌謀劃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
要以產業興旺為重點,提升農業發展質量,繁榮鄉村經濟。產業興才能鄉村興,經濟強才能人氣旺。農業是鄉村經濟*基本的依托。中央一號文件指出,必須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和全要素生產率,加快實現由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要制定和實施國家質量興農戰略規劃,實施產業興村強縣行動,調整優化農業生產力布局,推動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要夯實農業生產能力基礎,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在高標準農業建設、農業機械化、智慧農業發展等方面邁出新的步伐。要處理好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扶持小農生產的關系,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把小農生產引入現代農業發展軌道。繁榮鄉村經濟,蓬勃興起的新產業新業態是重要支撐。要大力開發農業多種功能,積極引導農民工、高校畢業生和各類人才返鄉下鄉創業就業,著力發展鄉村旅游、休閑農業、農村電商,完善農民合理分享的利益聯結機制,促進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可持續發展。
要以生態宜居為關鍵,推進鄉村綠色發展,打造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發展新格局。良好生態環境是農村*優勢和寶貴財富。必須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以綠色發展引領鄉村振興,構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鄉村發展新格局。要在加大農業生態系統保護力度上取得新進展,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養生息制度,分類有序退出超載的邊際產能。要在農村突出環境問題綜合治理上取得新成績,開展農業綠色發展行動,實現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加快形成種養結合、生態循環、環境優美的田園生態系統。
要在建立市場化、多元化生態補償機制上取得新突破,讓保護生態環境不吃虧、得到實實在在的利益。要在增加農業生態產品和服務供給上取得新成效,將鄉村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生態經濟的優勢,提供更多更好的綠色生態產品和服務,讓更多老百姓吃上生態飯,走出一條發展“美麗經濟”的新路子。
要以鄉風文明為保障,發展農村文化,提升農民精神風貌。*的鄉村文化,能夠提振農村精氣神,增強農民凝聚力,孕育社會好風尚。要深入實施公民道德建設工程,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廣大農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樹立良好道德風尚,建設幸福家庭、友愛鄉村、和諧社會。要推進誠信建設,強化農民的社會責任意識、規則意識、集體意識、主人翁意識,讓誠實守信者得到激勵,讓有違道德者得到戒束。要從傳承中華傳統*文化、增強發展軟實力的戰略高度,深入挖掘農耕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發掘、繼承、創新和發展*鄉土文化,保護傳承好鄉村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鄉村文明的原生態,充分發揮其在凝聚人心、教化群眾、淳化民風中的重要作用。要完善農村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保障農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提供更多更好的農村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要加強農村移風易俗工作,旗幟鮮明地引導群眾抵制封建迷信、摒棄陳規陋習,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
要以治理有效為基礎,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構建祥和安定村莊。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基石,村和民安是農民的切身福祉。要抓住農村基層組織建設這個“牛鼻子”,著力解決鄉村社會“散”的問題,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讓農民得到各種組織的引導、教育、服務和管理,讓農村家戶聯系緊起來、守望相助興起來、干群關系親起來。扎實推進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核心地位,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成堅強戰斗堡壘。要注重現代治理方式與傳統治理資源相結合,打好鄉村自治、法治、德治協同發力的組合拳,加快形成自治為基、法治為本、德治為先“三治”結合的治理格局。要推動鄉村治理重心下移,創新基層管理體制機制,整合優化縣鄉公共服務和行政審批職責,打造“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的綜合便民服務平臺。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嚴厲打擊農村黑惡勢力、宗族惡勢力,嚴厲打擊黃賭毒盜拐騙等違法犯罪,持續開展農村安全隱患治理,建設平安鄉村。
要以生活富裕為根本,加強農村公共事業,提高農民獲得感。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為了讓億萬農民生活得更美好。要圍繞農民群眾*關心*直接*現實的利益問題,一件事情接著一件事情辦,一年接著一年干,把鄉村建設成為幸福美麗新家園。要適應農民生活改善和產業發展新要求,推動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完善管護運行機制,推動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要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穩步有序推進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治理,堅持不懈推進農村“廁所革命”,給農民一個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優先發展農村教育事業,推進健康鄉村建設,提高農村民生保障水平,在農村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等方面持續取得新進展。要推動社會保障制度城鄉統籌并軌,織密兜牢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社會安*。打好*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標志性戰役,要做好鄉村振興與脫貧攻堅的政策銜接、機制整合和工作統籌,瞄準貧困人口*幫扶,聚焦深度貧困地區集中發力,確保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