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民采訪,記者時時、處處都能感受到和方巾牛村一樣的發展緊迫感和不斷向上、向高發展的沖勁。面對建設東北亞“四個中心”和落實“五高”要求這一全新的目標,新民市應該怎么干?“開局就是決戰,起步就得沖刺!”“新民如果不自加壓力,只會被別人越拉越遠。”新民市主要領導擲地有聲。
就在上周末,新民市召開了傳達學習省市兩會精神的常委擴大會議。會上,新民市自我加壓、主動出擊,給自己提出了更高的目標和任務,并分解到各部門、各鄉鎮街,舉全市之力狠抓項目、抓改革、優環境、轉作風。
“鄉村振興,我們是認真的!”讓農民的“錢袋子”鼓起來,通過像方巾牛村這樣的特色小鎮建設,來推進產業發展,推進“四化”融合。“只要一件事一件事地辦,一個難題接著一個難題地解決,新民不愁沒發展!”采訪結束了,但新民人鏗鏘的話語仍久久縈繞。
“狗年春節前,俺們方巾牛村的棚菜可是賣得老火啦!”2月6日,寒風凜冽,但記者卻在新民市大民屯鎮方巾牛村郭銳家的大棚里感受到了濃濃的暖意:綠油油的油麥菜長勢正旺。郭銳說:“今年棚菜銷售行情特別好。油麥菜市場價每公斤能賣到8元,每棚畝產3000公斤。俺家這個3畝的大棚純收入就能有5萬多元!”提到好年景,郭銳打開了話匣子,和記者說個沒完。
郭銳所在的方巾牛村,有著“沈陽棚菜*村”的美譽。就在記者采訪的時間里,郭銳手里的電話一直響個不停。“黃瓜、油麥菜、西紅柿、架豆,這茬菜集中上市,天天都有收菜的。”郭銳的話語里帶著欣喜。郭銳的父親此前創辦了郭玉海蔬菜種植合作社。目前,合作社擁有60多個農戶,棚菜種植面積500多畝,年產棚菜250萬公斤。目前正值棚菜上市期,合作社的黃瓜、西紅柿、角瓜等10余種蔬菜除了供應沈陽市場外,還遠銷黑龍江、北京等地。“加入合作社,每年都會有農業專家到俺家大棚做技術指導,防治病蟲害,而且再也不用愁蔬菜的銷路了!”提到加入合作社的好處來,菜農李娜一口氣說了好多。
“趕上好年景,俺們高興。可不能光這么樂呵著,咱還得想想明天、明年、接下來該咋辦!”今年,方巾牛村和大民屯鎮可不再僅僅滿足多扣幾個大棚這樣的“小打小鬧”了。以蔬果特色產業為引領,打造“農夫體驗、共創共享”的田園綜合體,方巾牛村的目標是形成特色休閑小鎮與棚菜生產、產業市場及物流交通、生態新村相互依托的特色小鎮。“現在,除了南來北往拉菜的貨車外,來我們方巾牛村、大民屯鎮談合作的企業不占少數。”提起今年的想法,大民屯鎮相關負責人興奮地說。
以方巾牛村為例,全村1.19萬畝耕地,已全部設施化。2017年,全村果蔬銷售額達2.4億元,農民人均年收入4萬元。同時,方巾牛村還帶動了周邊的新莊、毓寶臺、敖多牛等村的蔬果產業飛速發展。一個擁有6萬多畝,年產量7億公斤,產值超13億元的沈城西部*的棚菜生產基地已然形成。
“今年,我們醞釀成立一個新的運營平臺,幫助方巾牛村的蔬果品牌發揮更大的效應。”據悉,新民市正在籌備建設萬畝高效棚菜示范區、冷鏈物流加工產業區,打造沈陽西部*的蔬果凈菜處理及中央廚房基地,建設民宿經濟總部、鷺島水岸主題民宿村和田園生活主題民宿村,全力建設遼河灣蔬果小鎮。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