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前的白沙洲光霞果品批發市場熱鬧非常。記者10日上午趕到這里時看到,市場北門前近1公里長的馬路上已被進出的車輛堵得水泄不通,還有不少人選擇用板車、電動車、自行車穿行于密集的車流之中,或為小規模的水果店進貨,或為家中囤幾箱年貨。
臺商詹耀聰的水果店位于市場內一個并不顯眼的位置,商場內3名員工在熟練地分裝、打包。“這是按客戶要求,分裝的果品禮盒,里面有茂谷柑、柳丁等。”詹耀聰打開一禮盒向記者展示。
詹耀聰上個禮拜趕回臺灣進貨,9日晚8點多才乘飛機趕回武漢,將堅守到除夕當天再趕回臺灣過年。年前的生意異?;鸨惨攨s保持著一顆“平常心”。他告訴記者,每年中秋節后,水果銷售就會迎來一個長達3個月的淡季,直到年前,才又熱鬧起來。
詹耀聰2012年來湖北旅游時發現了臺灣水果這個市場,當即開始市場調研和籌劃。2013年10月,他的水果行在漢口華南果品批發市場開張。2014年6月,詹耀聰又把水果行搬到了白沙洲的光霞果品批發市場。
6年時間,詹耀聰從在武漢一個人不認識,到積攢下600多位固定客戶。武漢不少連鎖水果店里的臺灣水果,都是由他供貨。他每年在漢臺兩地間往返20多趟,每次回臺灣都是進貨、考察原產地,十分忙碌。
店里不斷有人來進貨,大多都是熟客。一位前來進貨的張先生說,武漢正宗的臺灣水果不多,他就曾遇到過不少“李鬼”。包裝盒上寫得大大的臺灣水果,結果一個不起眼的角落卻打著產地海南、產地廣西。“詹總這里的臺灣水果是正宗的,品質又好。而且他這幾年專注只做臺灣水果,有人建議他賣賣車厘子什么,他都拒絕了”。
詹耀聰今年64歲。他說,自己剛來武漢的*年,虧了200多萬。2016年,記者曾經在光霞果批采訪過他,他說自己的生意“還在賠錢的階段,不過整體來看還是越來越好了”。昨日,記者再次問及他生意怎么樣,詹耀聰沒有給出明確的答案。不過他開心的笑容和兩年的堅守,似乎回答了這個問題。
兩年時間里,詹耀聰的雇員從2人增加到5人。除了位于光霞果批的店面,他又在位于陽邏的保稅區新開了一家店。“春節期間,保稅區的店不打烊,光霞果批的店初八恢復營業。節后的*批水果,初六從臺灣發貨,初八會準時出現在店鋪里。”詹耀聰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