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午后,陽光灑滿隴西縣首陽鎮的每個角落,行走其間,家家院落里都能看到剛剛采挖的黃芪、黨參等新鮮中藥材,戶戶都有機器切片加工藥材的作坊,空氣里彌漫著撲鼻的藥香。
俗話說,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隴西,中藥材資源豐富,黃芪、黨參、當歸等道地藥材的栽培已有上千年的歷史,是全國道地、優勢地產中藥材的主產區之一,素有“千年藥鄉”之美稱;而首陽鎮,是隴西傳統中藥材的適種區,當地百姓一直都有種植中藥材的習慣。
首陽鎮樵家河村村民王立就是種植戶之一。“以前光種藥材,冬天藥販一收,我們就閑下了;這些年我們不僅種植,還搞加工,打春后收藥材的人特多,要趕這之前拾掇好,冬季忙得很。”談起變化,王立感慨頗深,“比起單純種植,收入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在他不算小的院子里,房前屋后晾曬的藥材和轟轟作響的藥材加工設備明顯讓地方“不夠用”,雇來的5個村民正在緊張地對藥材進行分揀、切片、晾曬。
“年一過,收購高峰期就到了,得雇20來個人幫忙,那時候都沒處站腳。”王立一邊說,一邊手法熟練地將洗好的黃芪放進切片機里,他身后堆放的一袋袋初加工的黃芪切片,即將通過家門口的首陽中藥材市場和中藥材企業銷往全國各地。
首陽中藥材市場是隴西縣近年來精心打造的中藥材交易市場。隨著多年的建設,已經成為西北地區*、全國重要的中藥材原產地交易市場之一,當地加工的中藥材主要在這個市場上交易。
除此之外,首陽鎮積極扶持本地發展起來的藥企,指導他們進行相關藥品生產資質的認證,從而提高加工轉化水平,這些企業也成為收購當地農戶“自加工”藥材的重要力量。
“今年的黃芪一公斤收購價是6-8元,加工成切片后賣價至少15元,因為不愁銷路,在價格上不被動,所以我們干起活來很有勁頭。這些年我們自家種的根本不夠加工,所以收了不少鄉親的、甚至外地販過來的藥材一起加工,我看啊,這量今后還得往上漲。”王立臉上遮掩不住的喜悅透射出對藥材產業發展前景的自信和憧憬。
和王立的大院一樣,一批批自產自加工和專搞加工的“藥材作坊”在首陽大地上遍地開花;一群群“閑不住”的首陽人,瞅準了中藥材市場的前景,用自己多年來的市場經驗找到了“致富路”:把種藥材的簡單生意,升級成加工藥材的小產業。
“這里以前家家是種植戶,現在家家是加工戶。”首陽鎮鎮長姚小剛介紹,目前,全鎮共有中藥材初級加工戶3500戶,占全縣3800余戶的92%,年加工中藥材飲片8000噸,僅黨參飲片年加工達6000多噸,占全國飲片黨參加工量的70%。
冬日里的首陽,農閑下來的悠閑已為罕見,取而代之的是“藥材作坊”的一派繁忙。要離開了,我們問王立新年還有啥想法,他憨憨地笑道:“沒想法沒想法,‘寶貝’就在我們地里,‘廠子’就在我們家里,買主就在我們跟前,忙不過來忙不過來!”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