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有力有序推進(圖)
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有力有序推進(圖)
農業網   時間:2018/2/24 8:44:00  來源:農民日報  閱讀數:388

耕地輪作

  2月23日,農業部、財政部聯合舉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新聞發布會。農業部種植業司司長曾衍德、財政部農業司副巡視員凡科軍、農業部財務司副巡視員王晉臣出席發布會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了解,2016年國家啟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以來,內涵不斷豐富、路徑逐步清晰,取得了積極成效。

  試點有力有序推進,上下聯動多方參與態勢初步形成。

  曾衍德表示,探索實行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是黨中央、國務院著眼于我國農業發展突出矛盾和國內外糧食市場供求變化作出的戰略安排,目的是促進耕地休養生息和農業可持續發展。要通過試點建立耕地輪作休耕的組織方式、技術模式和政策體系,建立有中國特色的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兩年來,取得了積極成效。

  技術模式成熟適用,生態效應初步顯現。一個是生產與生態相協調。冷涼區建立了“三三輪作”模式,重金屬污染區和生態嚴重退化地區建立了“控害養地培肥”模式,地下水漏斗區建立了“一季雨養一季休耕”模式。河北省200萬畝季節性休耕,年壓采地下水3.6億立方米。另一個是適區與適種相一致。選擇豆科、茄科、禾本科等養分利用互補、病蟲發生規律不同的作物進行搭配,提高光溫水利用效率,減少病蟲危害損失。吉林東部山區輪作大豆后,化肥使用量減少30%以上、農藥使用量減少50%左右。

  產業結構趨于優化,經濟效應初步顯現。主要體現在“三增”:一是作物產量增加。通過作物間的輪作倒茬和季節性休耕,給下茬作物提供了良好的地力基礎和充足的生長發育時間,提高了產量、改善了品質。河北小麥冬季休耕后,將一年兩熟夏玉米改為晚播春玉米或早夏播玉米,畝產提高10%以上。二是有效供給增加。在輪作休耕帶動下,兩年全國調減籽粒玉米5000萬畝,增加大豆1900多萬畝,增加雜糧500多萬畝。三是農民收入增加。比如,黑龍江省海倫市輪作種植富硒、高蛋白大豆40多萬畝,通過精深加工轉化,成為農民增收、財政增稅的“金豆子”。

  管理方式規范有效,監督手段初步建立。種植面積變化“天眼”察,采用衛星遙感技術,對輪作休耕區域進行遙感監測,輪在哪里、休在哪里,輪了多少、休了多少,一掃就知、一目了然。耕地質量變化“地網”測,針對輪作休耕區土壤類型和集中連片情況,按照“大片萬畝、小片千畝”的原則,科學布置近800個土壤監測網點,定點跟蹤耕地質量和肥力變化,為客觀評估輪作休耕成效提供依據。

  “總的看,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受到農民歡迎,正成為地方政府引領農業綠色發展的重要措施,江蘇等一些省份主動作為,自主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上下聯動、多方參與的良好態勢已初步形成。”曾衍德說。

  曾衍德特別強調,開展輪作休耕,不是不重視糧食,相反是要鞏固提升糧食產能。因為休耕區域都是生態脆弱地區和耕地退化地區,通過輪作休耕使耕地得到休養生息。輪作的區域主要是通過用地養地結合,培肥地力,實現永續發展。更重要的是,在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中,堅持輪作為主、休耕為輔,同時堅持休耕不是棄耕,更不能廢耕,確保急用時耕地用得上,糧食產得出。

  要讓農民不吃虧,補助政策不斷完善并落實到位。

  在談到如何保證參與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的農民不吃虧、有積極性時,凡科軍表示,財政部高度重視耕地的輪作休耕試點工作,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開展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并逐步擴大試點規模。2016年,中央財政安排了14.36億元,試點面積616萬畝,2017年安排了25.6億元,試點面積1200萬畝,2018年擬安排約50億元,試點面積比2017年翻一番,達到2400萬畝。

  凡科軍介紹,財政部不斷完善輪作休耕補助政策,補助標準實現兩個平衡:注重作物間收益平衡,根據不同作物種植收益的變化,合理測算輪作補助標準,讓農民改種以后有賬算,不吃虧。比如說,在東北冷涼區,按照玉米大豆1∶3的收益平衡點,每畝輪作補助150元。注重區域間收入平衡,綜合考慮不同區域間經濟發展水平、農民收入等因素,合理測算休耕補助標準,每畝補助500元-800元。同時,補助對象做到兩個*:任務*落實到戶,與每一個試點農戶簽訂3年的輪作休耕協議,明確相關權利、責任和義務,特別是休耕地要做到休而不退、休而不廢。補助資金*發放到戶,明確補助對象是實際生產經營者,而不是土地承包者,防止出現爭議和糾紛。

  在回答如何建立符合我國國情、科學合理的耕地輪作休耕制度,確保相關補助政策落實到位時,王晉臣強調,主要從三方面來推動落實:一是完善制度建設。近兩年,農業部、財政部探索推進“大專項+任務清單”管理制度,在下放資金使用管理權限的同時,將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作為約束性任務指標和重點績效考核指標下達到省,要求資金專款專用、補助標準不降低。二是強化監督檢查。在切實加強督導檢查的同時,注重運用好現代化的監管手段,主要是推動建立“天空地”數字農業管理系統,通過衛星遙感技術對輪作休耕區域進行全方位的監測,實現試點區域的全覆蓋,實時跟蹤試點地塊種植作物的變化情況,掌握輪作區替代作物的種植情況,以及休耕區養地作物的種植情況。三是抓好績效管理。今年將繼續開展第三方評估,同時全面推進政策績效評價工作,對干得好的省份予以表揚、獎勵、擴大試點,對于干得不好的省份,將進行通報批評、約談、減少試點甚至取消試點資格。對各省的績效評價情況,還將及時向國務院進行報告。

  務實創新抓工作,盡快形成制度,加快常態化實施。

  在介紹下一步工作打算時,曾衍德表示,農業部、財政部將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大力度、狠抓落實,扎實推進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盡快形成制度,加快常態化實施。重點是從五方面進行完善。

  制定實施方案。在總結試點經驗基礎上,已制定了今年的實施方案。主要體現在兩點:一是規模上擴大。2018年試點規模比上年翻一番,此后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增加,加上地方自主開展輪作休耕,力爭到2020年輪作休耕面積達到5000萬畝以上。二是區域上拓展。輪作在東北四省區的基礎上,新增長江流域江蘇、江西兩省的小麥稻谷低質低效區。休耕在地下水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生態嚴重退化地區的基礎上,將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地下水超采區、黑龍江寒地井灌稻地下水超采區納入試點范圍。

  加快形成制度。今年,要在幾個方面取得實實在在的進展:一是加快形成輪作休耕組織方式,重點是探索實行中央統籌、省級負責、縣級實施的工作機制。二是加快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用地養地結合的技術模式。三是加快形成輪作休耕政策框架,根據不同區域、不同作物種植收益變化,科學確定補助標準。四是加快形成輪作休耕監測評價機制,運用遙感等信息化手段,加強對輪作休耕區域的跟蹤監測。

  強化責任落實。督促試點省政府分管領導親自抓在手上,省、縣、鄉及試點農戶層層落實責任,細化任務、細化要求。試點鄉(鎮)要與參加試點的農戶或新型經營主體簽訂輪作休耕協議,明確相關權利、責任和義務,保障試點工作依法依規、規范有序開展。

  *指導服務。組織專家制定完善分區域、分作物耕地輪作休耕技術意見,指導試點地區農民盡快掌握技術要領,搞好機具改裝配套,落實替代作物種子,做到科學輪作、合理休耕。

  加強督促檢查。農業部、財政部會同有關部門對耕地輪作休耕制度試點開展督促檢查,重點檢查任務落實、資金落實等情況,并進行考核評分。同時,繼續開展第三方評估,委托第三方評估機構對試點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等方面進行評價。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ljy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email protected],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