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屆聯合國糧農組織非洲區域會議日前在蘇丹首都喀土穆召開,來自非洲38個國家的農業部長和400余名農業專家參會,會議主要聚焦近年來日益嚴峻的非洲糧食安全和人口營養不良問題。
根據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峰會2015年通過的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際社會應在2030年前消除饑餓,實現糧食安全,改善營養狀況和促進可持續農業增長。非洲*還于2014年共同簽署了《馬拉博宣言》,承諾在2025年消除饑餓和營養不良現象。盡管如此,根據糧農組織的相關統計數據,世界長期受糧食短缺影響的人數從2015年開始不降反增。近年來,非洲特別是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糧食安全狀況不斷惡化,這是全球饑餓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
根據糧農組織發布的數據,2016年,撒哈拉以南非洲是全球食物不足發生率*的地區,超1/5人口得不到充足食物,營養不良人口約2.24億,較2015年增加2400萬人。2017年統計數據尚未出爐,但預計情況仍將惡化。
糧農組織目前確定了處于嚴重糧食危機的19個國家,其中11個國家位于非洲。戰亂沖突、氣候變化、世界經濟增長疲軟等原因加劇了非洲大陸糧食不安全狀況。其中,戰亂是導致非洲部分國家出現糧食危機的*推手。以南蘇丹為例,自2013年12月開始爆發的內戰沖突引發大規模人道主義災難,目前有約250萬難民逃往鄰國避戰。南蘇丹絕大部分民眾以農業為生,戰亂對該國農業基礎設施造成破壞性影響,導致糧食產量大幅下降,食品價格被不斷推高,全國一半以上人口面臨嚴重糧食危機。
全球氣候變化也對非洲糧食安全構成嚴峻挑戰。受厄爾尼諾等因素影響,2015年以來,非洲南部和東部多國遭遇嚴重干旱或洪水,加之農業生產力水平普遍較低,抗災能力不足,糧食產量和牲畜數量出現大幅下降。
糧農組織總干事若澤·格拉齊亞諾·達席爾瓦在會上表示,在國際社會支持下,目前綠色氣候基金已開始運作,將向包括非洲國家在內的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幫助他們有效應對氣候變化,減少對糧食安全影響。他在會上呼吁非洲國家將政治承諾轉換為實際行動,推動農業包容和可持續增長,力爭早日實現“零饑餓”目標。
為應對糧食安全挑戰,糧農組織還在會上提出各國應制定實施完備的農村發展政策,推動農業結構轉型,促進農業與其他產業協同增效,重點還要為非洲年輕人創造更具吸引力的農業工作機會,通過加強扶植和培訓力度,吸引更多青年人加入農產品的生產、加工和銷售。這將充分釋放非洲國家人口紅利,增加糧食產量和產值,同時還能改善當地青年人就業狀況。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