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一年端,種地早盤算。2月7日,立春節氣后第三天,孝感應城市陳河鎮毛河村,43歲的“蝦倌”徐艾軍已忙碌了起來。
“冬天把池塘清理好,對來年養殖產量的提升大有好處。”徐艾軍邊介紹,邊將生石灰溶入塘邊事先挖好的小坑里,待生石灰溶化后趁熱全塘潑灑。此時溫度僅在6度左右,徐艾軍雖衣著單薄,汗水卻已濕透了他的衣背。
潑灑完石灰,徐艾軍招呼大伙來到池塘邊的臨時小屋,分享起他和小龍蝦的故事——
這是徐艾軍與蝦為伴的第15個年頭了。徐艾軍本是與毛河村相鄰的古堤村人,2004年他在同村人的引導下,開始在自家的塘里養龍蝦。當年見效后,年收益比之前養魚多了近4000元。
于是,他下定決心擴大養蝦規模。可由于技術跟不上,接連兩三年養出來的龍蝦長勢差,產量低,銷路也不好。
期間,妻子突患精神分裂癥,讓這個原本經濟困難的家庭雪上加霜。
為了更好地照顧妻子,增加穩定的收入來源。2011年,徐艾軍帶著患病的妻子來到江夏,給養蝦大戶打工。
“怎樣清溝消毒?該如何肥水?水草怎樣種植才能更好地為小龍蝦提供足夠的輔食以及蛻殼避暑的空間?怎么才能更好地順應市場行情……”徐艾軍感慨地說,“原來養蝦有這么多講究!我以前完全沒有考慮過。”
經過六年的歷練,徐艾軍終于了解了龍蝦的養殖技巧。
2017年初,古堤村村民徐亞平、徐峰、徐俊慕名找到徐艾軍,希望和他一起合伙承包毛河村近200畝的水面搞龍蝦養殖。
“對自己的技術是放心的,可面對這么大的養殖量,心里真沒有‘底’。”徐艾軍說。
正當他犯難時,駐古堤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陳利軍主動上門告訴他:“你曾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如今雖然脫貧了,但仍可享受扶貧政策。”
喜出望外的徐艾軍,拿到了10萬元的免息金融貸款。2017年初,他利用這筆錢入股,和徐亞平等3人流轉了毛河村210畝水面,一年下來,他分到近7萬元錢。
“今年,我打算在池里套養花鰱、草魚等,這樣既可以再增加些收入,又可以增加小龍蝦的產量,我估計年收入應該在10萬元左右。”徐艾軍信心滿懷地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