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上午,桂林市召開全市農村工作會議,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中央、自治區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總結近年來特別是2017年“三農”和新型城鎮化示范鄉鎮建設工作,分析農業農村形勢,研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樂秦作重要講話,市長秦春成對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市政協主席粟增林、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潘永建等市領導出席會議。
黨的十八大以來,桂林市堅持把“三農”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加大強農惠農富農力度,著力統籌城鄉發展,全市農業農村發展和鄉村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現代農業提檔升級,打造了一批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帶、休閑旅游示范帶、新型城鎮化示范帶和生態鄉村示范帶,共創建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233個,覆蓋各特色產業、各縣區鄉鎮,形成了強勁的輻射引領效應;堅持以實施新型城鎮化示范鄉鎮建設為抓手,統籌推進集鎮產業發展和基礎設施建設,城鄉統籌取得突破性進展,三批44個示范鄉鎮舊貌換新顏;美麗鄉村建設活動深入開展,清潔鄉村、生態鄉村、宜居鄉村建設成效顯著,農村污染垃圾治理基本實現全覆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達76.3%,所有鄉鎮通油路水泥路,建制村通達率*、通暢率97%,農村基礎設施大幅改善;深入實施*扶貧、*脫貧“七個一批“十大行動”,脫貧攻堅成效顯著,貧困村和貧困人口從2015年的499個村、28.4萬人減少到目前的290個村、15.35萬人,*脫貧攻堅戰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連續7年快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速,2017年達到13345元,繼續位居全區前列。
趙樂秦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要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三農”工作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為統領,充分認識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大意義,深刻把握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要求,充分認識桂林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基礎和條件,清醒認識面臨的困難和挑戰,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和自治區決策部署上來,凝聚力量,發揮優勢,堅定不移推動鄉村振興,奮力開創新時代桂林“三農”工作新局面。
就推動全市鄉村振興戰略工作,趙樂秦強調:一是要突出抓好現代農業產業,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大力推進綠色興農,提高農業品牌競爭力,大力提升產業效益,推進農業由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推動農業大市向農業強市跨越。二是要突出抓好示范鄉鎮建設,推動城鄉統籌發展。堅持產業優先,民生優先,文化優先,管理優先,以鄉鎮建設輻射帶動農村發展,走桂林特色的新型城鎮化之路。三是要突出抓好生態宜居,推動鄉村綠色發展。持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探索鄉村管理長效機制,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努力拓展“綠色空間”,創造“綠色貢獻”,實現生態環境、產業發展、群眾致富多贏格局。四是要突出抓好文化建設,推動鄉村文明發展。要繼承和創新*傳統鄉土文化,加強農村精神文明,農村公共文化陣地建設。孕育社會好風尚,讓鄉村文明煥發新氣象。五是要突出抓好鄉村治理,推動鄉村和諧發展。要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深入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六是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推動城鄉共享發展。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的政治責任、*的書記工程、*的民生工程和*的發展機遇。開展*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堅決奪取脫貧攻堅全面勝利。
趙樂秦強調,鄉村振興關鍵在黨。全市各級黨組織要進一步加強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上優先位置,切實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領導,提高農村工作能力水平。
就全面實施桂林市鄉村振興戰略,秦春成提出明確要求:要從農村交通、農村水利、農村電、氣、網等方面,著力抓好鄉村基礎設施建設;要抓好農村基礎教育發展、農村基層醫療衛生建設、文化體育、養老服務、福利設施等公共服務能力建設,切實提升公共服務水平;要著力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突出穩糧食、突出調結構、突出提品質;要更加注重產業扶貧根本之路,更加注重易地扶貧搬遷這場關鍵之戰,更加注重攻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這個短板,著力打好脫貧攻堅戰;要突出分類指導、產業帶動、項目支撐以及縣城的輻射帶動作用,著力發展壯大縣域經濟;要突出抓好當前幾項重點工作,奮力奪取一季度“開門紅”,切實保護森林生態,做好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工作,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
會議由市委副書記白松濤主持,市委常委、常委副市長張曉武宣讀表彰決定。會議對第四批桂林現代特色農業示范區、桂林市新型城鎮化示范鄉鎮、2017年度農業農村脫貧攻堅和“美麗桂林。鄉村建設”工作先進集體進行了表彰、授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