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處理好生態環境保護和發展的關系,因地制宜選擇好發展產業,讓綠水青山充分發揮經濟社會效益,切實做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同步提升,實現百姓富、生態美有機統一。
——習近平
羅馬時間2018年2月5日,聯合國糧農組織致函中國農業部,確認中國南方稻作系統入選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世界再*收到來自古老中國的智慧饋贈。貴州從江稻漁鴨系統、陜西佳縣古棗園、甘肅迭部農林牧復合系統……從水稻田上的精耕細作到大草原上的牧馬放歌,中國已經有15個項目進入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數量位居世界*——華夏農耕文明綿延五千年,中國智慧依舊在為21世紀世界農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活態樣本和靈感源泉。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態文明建設上升為黨的執政方針,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在國內外重要場合強調“兩山論”,向世界宣示,綠色、低碳、循環,將成為中國轉變發展方式的必然選擇。作為自然系統重要組成部分的農業生態系統,自然而然地擔綱了守住青山綠水、打底綠色中國的歷史使命。
農業綠色發展的理念內涵從未如此深刻
——習近平“三農”思想引領下的綠色農業發展觀,科學回答了為什么要保護農業生態環境,以及怎么保護等重大問題,新自然觀、新系統觀、新經濟觀護航大國“三農”在現代化浪潮中長風萬里
回望歷史,眾多曾經輝煌的古文明發祥于良好的自然環境,又衰落于嚴重的生態破壞,惟有中華民族數千年來始終傳承著系統性生態文化,始終堅守著與大自然的和諧共生。然而,在21世紀的今天,肩負國家食物安全、資源安全、生態安全和農民持續增收的艱巨任務,如何更好遂行使命,又確保發展的永續?對中國農業來說,困難盤根錯節,挑戰前所未有。
這是我們的環境束縛——全國耕地點位超標率達到16.1%,90%的草原不同程度退化,農村面源污染問題危及農業持續發展和農產品質量安全。
這是我們的資源瓶頸——耕地數量在減少、質量在下降,農業生產用水缺口呈擴大之勢,京津冀形成20多個漏斗區,河北*深的機井一度達800多米。農業資源弦已緊繃,限制著農業的發展空間。
這是我們的時代大考——這邊廂,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綠色農業提出了不容折扣的期待,“喝上干凈的水,呼吸上清潔的空氣,吃上放心的食物”不僅僅是經濟發展方式的問題,更是民生問題、政治問題。那邊廂,一線城市已經在謀求經濟轉型升級,淘汰的落后產能會不會轉移到廣大農村?如何讓綠色農業、綠色農村大踏步向前過程中路徑不跑偏,考驗著各地發展的戰略定力。
農業綠色發展的底氣卻也前所未有地瓷實。我們有物質基礎——五年來糧食生產能力持續增強,即便在籽粒玉米累計調減5000萬畝的大背景下,2017年糧食總產量仍然保持在1.2萬億斤的歷史高位,中國飯碗始終銅鑄鐵打。
我們有科技支撐——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57.5%,節水灌溉、光伏農業、廢棄物利用等前沿技術的突破,為綠色農業發展提供著“*強大腦”。
我們有發展實力——十八大以來的五年,是農民得實惠多、收入增速始終跑贏城鎮居民的五年,是農村面貌變化大、城鄉一體化提速的五年。農業農村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為一路奔跑的農業調整步伐、轉變方式提供著戰略騰挪空間。
更重要的是,我們有習近平“三農”思想引領下的綠色農業發展觀。
綠色農業發展觀蘊涵了“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的新自然觀。自然生態是有價值的,不僅包括了本身的價值,而且對維持自身的完整、穩定、良性循環與平衡發展有影響、有價值。“修了一道堤,人行車通問題解決了,但水的回流沒有了,生態平衡破壞了;大量使用地熱水,療疾洗浴問題解決了,群眾很高興,但地面建筑下沉帶來了更為棘手的后果;這類傻事萬萬干不得!”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主政福建寧德的習近平同志就曾論述過自然生態維持自身平衡的價值,指出保護自然本身就應得到合理回報和經濟補償,在新自然觀的指導下,自然休養、生態補償等一系列制度得以構建。
綠色農業發展觀蘊涵了“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的新系統觀。“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由一個部門負責領土范圍內所有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職責,對山水林田湖進行統一保護、統一修復是十分必要的。”習近平同志的論斷打破了條塊分割的傳統自然觀,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環境治理模式開始轉變,一系列調整生產結構、調節生產時序,逐步恢復自然生態和資源承載力的政策措施陸續出臺。
綠色農業發展觀蘊涵了“環境就是生產力”的新經濟觀。“破壞環境就是破壞生產力,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論斷確立了環境在生產力構成中的基礎地位,綠色GDP成為指導和考察地方政府發展經濟、治理社會的指揮棒,曾經落后貧窮的地區“把農村豐富的生態資源轉化為農民致富的綠色產業,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旅游等生態經濟優勢”的發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汲取傳統智慧,回應時代命題,中國農業在新的發展觀指引下,用一場綠色革命,向世界回答著重擔在身的華夏農業向何處去的問題,這是一場傳承、復興,更是一場創新、改革。
農業綠色發展的腳步從未如此堅定有力
——耕地數量不減少、耕地質量不降低、地下水不超采,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大國農業自帶緊箍咒,一步步為美麗中國擦亮綠底色
中國社科院的研究數據顯示,到203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到70%,有3億人口從農村轉移到城市。不可逆轉的城鎮化進程中,體量越來越小的農業農村已成了保持陀螺穩定旋轉的陀螺尖,“綠色農業”不僅是中國巨輪持續前進的物質支撐之所倚,更是環境容量之所在。
從“綠色”理念的提出,到黨中央出臺的*個關于農業綠色發展的文件《關于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正式出臺,勾勒出農業綠色發展的路線圖,時間表,架起了未來十幾年農業發展方式綠色轉變的四梁八柱。
與環境資源承載力相匹配、生產生活生態相協調的農業發展格局正在形成——
宜農則農。東北平原、長江流域、東南沿海3.4億畝水稻生產優勢區稻花飄香;黃淮海地區、長江中下游等3.2億畝小麥生產優勢區麥浪滔天;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遼河平原等玉米生產優勢區撐起了4.5億畝的玉米青紗帳;大豆、蔗糖、棉花、橡膠等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農產品在9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依次遵循自然規律安營扎寨,共同形成了布局合理、數量充足、設施完善、產能提升、管護到位、生產現代化的“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保持高自給水平,像兩塊穩穩的壓艙石壓住了現代農業高速前行中的重重風浪。
宜休必休。廣袤的大草原上,重點天然草原畜牧超載率不斷下降,草原綜合植被覆蓋率逐年上升,草原涵養水源和固碳儲氮的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江河湖海上,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正在建設,長江流域水生生物保護區全面禁捕已走出*步;耕地被當作*寶貴的資源精心養護,18億畝耕地的紅線不可侵犯,輪作休耕試點規模不斷擴大,為全國提供了1/4商品糧調出量的北大荒再度恢復了北魏時期就有的“谷田必須歲易”的輪作休耕模式,在過度利用中變瘦的黑土地有望實現“逆生長”。
農業面源污染攻堅戰正酣,美麗鄉村的清亮底色在“一控兩減三基本”的目標達成中逐漸顯現——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公平的公共產品,*普惠的民生福祉。從普通農民到地方政府,從種植大戶到科研工作者,都將遏制農業農村面源污染,恢復農業生態系統作為與自身命運休戚與共的責任。
華北平原,河北省正展開地下水超采綜合治理試點工作,漏斗核心區衡水市的高產節水小麥只澆一水就能豐收,創下了節水麥的新紀錄。
江蘇常熟,86戶農戶共同經營田娘農場,農場每年消化畜禽糞便、秸稈等廢棄物數十萬噸,產出有機肥培育優質大米數百萬斤,污染大包袱變成致富新產業,聯合國秘書長特別顧問將“中國綠色責任獎”頒給了田娘農場。
海南三亞,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引入由高分子材料和淀粉材料制作的可降解地膜并示范應用成功,曾經困擾農村的白色污染成了可以還田的腐殖質,農膜資源化利用可期。
五年來,*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下,農業用水總量穩定在3800億立方米,農業用水占全社會用水總量的比重持續下降;農藥使用量連續3年負增長,化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畜禽糞污資源利用率超過60%;*難治理的秸稈還田面積已達7億畝,加之牛羊粗飼料70%來源于秸稈,秸稈綜合利用率高達82%。
綠色農業實現自身多點突破的同時,經濟、生態、社會、文化效益隨之點燃,“農”字體現出歷久彌新的價值,為世界貢獻著新時代下的中國農業智慧。
隨著環境保護制度“土十條”的落地,土壤修復產業成為“朝陽產業”,*一項的市場規模,在“十三五”期間就有望突破1000億元。同土壤修復同具廣闊市場前景的,是尚待深挖的生物農藥、有機肥和植保機械——萬億藍海市場正待市場主體躋身弄潮。
起源于鹽堿灘涂之上的上海農墾在黃浦江兩岸分別打造國際鮮花港和海灣國家森林公園,上海市民入春到鮮花港賞郁金香、“三伏”在海灣公園吃羊肉席,秋天就著金菊品蟹腳——有了都市農業打造的公共休閑空間,市民文化才有了生命力。
“環境保護責任”與“經濟發展權利”從未如此相融
——農業煥發出綠色引擎的帶動作用,五年來農業綠色發展所取得的成就和經驗,足以讓我們自傲于過去、自省于未來
綠色農業的多種效益呈現井噴態勢,稻田花塘的文化效益讓城市更美好,和諧生態的社會效益成為人們幸福感的源泉——走在這條道路上的人們再*確認,我們解開了“環境保護責任”與“經濟發展權利”相互角力的死扣。
回望五年歷程,如果說有什么經驗可以自傲于過去、自省于未來,那就是我們從理念上梳理清楚了幾組對立統一的關系。
要衡量“帶走”與“留下”的關系。農業生產的實質是通過對自然界資源的利用,來獲取人類生存所需要的食物。然而,看似“免費”的陽光、土壤、水分都是有成本的,它也許不是經濟意義上的成本,但卻是更為貴重的生態成本。因此,我們在農業發展中要仔細思量到底要帶走什么,又要留下什么。一方面要清楚,我們要的是優質、安全、對路的農產品,而不僅僅是追求數量;另一方面,要認真計算我們的生態成本,要制定農田污染控制標準,嚴格控制未經處理達標的工業和城鎮污染物進入農田;要完善秸稈、畜禽糞污等資源化利用制度;完善廢舊地膜和包裝廢棄物等回收處理制度等。
要思考“獲取”與“付出”的關系。祖祖輩輩依農而生的農民,在今天,更需要的是構建綠色發展產業鏈,依靠綠色從這片賴以生存的土地上獲取更大價值。要增加綠色農產品供給,提升質量效益和競爭力,變綠色為效益,做好收益的加法;同樣不可忽視的是,還要節約高效利用資源,做好投入的減法。從農民個體的角度,要科學減少農業投入品使用,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要規范限量使用飼料添加劑,減量使用獸用抗菌藥物。從政府的角度,水不是無限的,要對農業用水要推行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嚴格控制地下水利用;土地不是不知疲倦的,要實施用地與養地相結合,降低耕地利用強度等等。
要明確“養護”與“利用”的關系。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農業的綠色發展要注重養護和修復農業生態系統,對大自然有所貢獻,也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資源的永續利用,人類的永續發展。要遵循生態系統整體性、生物多樣性規律,構建田園生態系統;嚴格實施草原禁牧休牧輪牧和草畜平衡制度,防止超載過牧,創新草原保護制度;實施海洋漁業資源總量管理制度,科學劃定江河湖海限捕、禁捕區域,健全水生生態保護修復制度;建設覆蓋全面、布局合理、結構優化的農田防護林和村鎮綠化林帶,實行林業和實地養護制度等等。
轉型已經開啟,發展不容回頭,天藍、地綠、水清、食美的共同家園,孕育在每一個人的努力之中。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