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在即,衡陽市衡陽縣農業局以優質稻產業協會為平臺,積極推進品牌創建,培育新型糧食生產經營體系,通過“訂單”農業,實現*優質稻產業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經營、標準化生產、市場化運作、專業化服務、品牌化營銷。
2月25日下午,衡陽縣農業局組織優質稻產業協會舉行優質稻訂單生產品種布局工作會,為種糧大戶描繪新年發展藍圖。2018年中央再次調低了水稻*收購價,給農戶種糧帶來很大壓力,春節期間,衡陽縣優質稻產業協會主動與湖南角山米業有限公司對接,簽訂了2018年優質稻訂單生產合作協議,由角山米業提供湘早秈45號、隆晶優1號等10個優質稻品種,統一生產標準和定價收購,明確加價15%至50%,種糧大戶畝均可增收150元以上。
現場,衡陽縣農業局、優質稻產業協會與角山米業等單位負責人對訂單生產協議涉及的相關問題進行詳細解答,給種糧大戶們交實底、明算賬,讓大家吃下了定心丸。
據了解,2018年,衡陽縣計劃發展優質稻120萬畝,其中*優質稻40萬畝,全部實行訂單生產。目前,衡陽縣優質稻產業協會已發展會員301個,通過協會引領帶動,全縣種糧30畝以上的大戶達到9072戶,流轉水田62萬余畝,建設“早加晚優”綠色示范基地30萬畝。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