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長嶺縣海青鄉尹家爐村的4棟暖棚內櫻花爛漫。“這就是我們給老百姓的交待。”“*書記”張作軍看到大棚內花滿枝頭,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四月份大櫻桃就能上市了,按照2017年市場價格計算,每棟棚子能出4萬元,10棟棚子就是40萬元!”
靶式脫貧摘帽子
2016年,從張作軍被市科技局派到長嶺縣海青鄉尹家爐村任“*書記”的*天起,他的心就扎在這里。搞調研、摸底數、跑項目、要資金、訂目標……為了早日實現脫貧目標,他使出渾身解數。
張作軍首先確定了*脫貧對象,然后結合尹家爐村優勢“定調子”。“海青鄉距離長春較近,運輸便捷,種植反季水果前景廣闊,長春市民對水果的需求不可估量。”
2017年4月份,張作軍帶領貧困戶到伊通縣選購櫻桃苗,邁開壯大集體經濟*步。張作軍對選購的391棵櫻桃苗,親自把關,逐棵驗收,就連裝運都一絲不茍。
“張書記來了,我們的生活變了樣。”王亮作為村里*批*脫貧的貧困戶,承包暖棚后腰板也拔直了。“誰都想把日子過好,誰也不想戴上貧困戶的帽子!”在櫻桃棚里忙個不停,他不僅掌握了技術,還成了修枝種樹“大拿”。“很多貧困戶向我學習,也打算開春開始扣暖棚,增收入,早致富。”
2017年,松原市緊扣扶貧主題,堅持*聚集、*發力,脫貧攻堅取得了階段性成果。104個貧困村摘掉窮帽子,21294人告別貧困,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8493戶完成了改造,190個村屯完成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百姓的幸福感、歸屬感明顯增強,歡天喜地迎接戊戌春天。
產業扶貧拔窮根
眼下,扶余市新萬發鎮萬發村一派繁忙景象。在溫室內,整地、篩土、備苗盤……一道道工序按部就班。村民崔偉興忙活得格外起勁。“2017年一斤香瓜批發價5元錢,僅*茬瓜我就賺了3萬多元!多虧了張書記。”嘗到了扶貧舉措帶來實實在在收入的貧困戶,他們的心里就如種的香瓜一樣香甜。崔偉興感謝的這個人叫做張云飛,2016年3月被派到萬發村任“*書記”。
“來了之后發現萬發村有一個很好的基礎——棚模經濟,尤其是在葡萄種植上有一定的基礎。村民們的思想比較活躍,都擁有一顆發家致富的心。”在張云飛的帶領下,8棟扶貧大棚和20棟溫室拔地而起,優先承包給貧困戶種植葡萄和香瓜。張云飛幫助種植戶們購買生產資料、請技術人員進行指導、聯系銷路,為貧困戶賺來“脫貧*桶金”。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都到溫室和大棚里來打工,“守家在地”就有了收入,加快了村民脫貧和致富步伐。村民盧琳娜說:“大棚建起來,我們也都能跟著‘借光’,每個人都能掙點兒零花錢。”
如今,張云飛已經制定好了新的扶貧計劃,打算把附近的三合村及興龍村的112戶貧困戶全部納入扶貧項目中,新的扶貧大棚正準備開工建設。“每棟大棚年產值一般都在4萬到5萬元。既能保證貧困戶收入,還能讓不參加勞動的貧困戶享受到分紅。按照政策*的也能保底分紅12%。每年能保證每口人分到扶貧資金600元。如果效益好還有二次分紅。”張云飛說。
2007年,松原市投資2.8億元實施棚膜建設、特色種植養殖等富民產業項目建設,其中234個落地開花的項目成了貧困戶迅速脫貧的推進器,成了農民致富新的增長點。齊全“四六開”托養、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等項目有效實施,從不同路徑探索“松原脫貧模式”,加快了脫貧攻堅步伐。
設施扶貧鋪富路
走進乾安縣所字鎮靈字村,呈現在人眼前的是干凈寬敞的巷道和整齊劃一的民房,村民們的臉龐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近年來,依托黨的富民政策,乘著脫貧攻堅的東風,靈字村人們生活富裕了,村容村貌變美了,致富奔小康的勁頭更足了。
靈字村建設了文化活動廣場,安裝健身器材、安裝路燈,對全村自來水管網進行了升級改造,全村實現了村村通硬化路,電視、電話網絡樣樣通。
“通過扶貧,村子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水泥路、路燈都有了,雨天走道不沾泥,這就是大民生。”村民陳力說起村里的變化滔滔不絕。“我們祖祖輩輩走的都是土道,一到雨水大時,就無法出村,有個小病就得在家硬挺!感謝共產黨,感謝共產黨的好干部。”路通燈亮的靈字村,人們的精氣神也足了,干勁也大了起來。通過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開展,使農村“臟、亂、差”得到了改變,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現如今,不僅環境變美了,文體活動氛圍也濃厚了。扭秧歌、跳舞、唱歌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隨處可見。講衛生、保護環境成為村民的時尚和追求,群眾綠化美化意識逐步提高,在庭院門前栽花種樹的農戶多了起來,人們開始打造自己的美好生活。
把脫貧攻堅與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是乾安縣所字鎮靈字村發展的一個縮影,也是全市104個貧困實現脫貧摘帽的發展實踐。
移步皆是景,舉目滿眼新。一個個潔凈、生態、優美、宜居的美麗鄉村展現了鄉村振興和發展。
摘窮帽、拔窮根、奔小康,這是全市脫貧攻堅的奮斗目標。各地各部門緊緊圍繞全市脫貧攻堅工作部署,全力打好“思想扶貧、項目扶貧、環境扶貧”三大攻堅戰,因地制宜,創新方法,帶領貧困人口脫貧致富,帶領百姓增收致富。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