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起來很脆,味道香甜。”日前,海口市美蘭區演豐鎮桂南上村青棗種植園內,市民劉先生拿起摘下的青棗嘗了幾口,連連點贊。許多市民像劉先生一樣,開車趕到這里,體驗鄉村采摘樂趣。
看著熱鬧的場景,棗園主人潘春福很是自豪,10多年來,通過扎根綠色農業,建立種植合作社,克服技術等種種難題,攜手村民共同開創了“甜蜜事業”,成為當地知名的特色農業品牌,助力村民增收,激發了鄉村活力。
昔日撂荒地變果園
“果園所在地,原來是村子里的撂荒地。”潘春福回憶,搞好大規模種植選址至關重要,綜合交通、區位、土質、租地等因素,他選擇了這個位于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旁的村子——演豐鎮桂南上村。
潘春福告訴記者,這里地處熱帶邊緣,水果能很好地接受陽光和雨水,從而健康綠色地成長。園內種植的青棗為雪蜜棗,品種自臺灣引進。由于果形優美且具蘋果、梨、棗的風味,因此有著“熱帶小蘋果”美譽。
“這種青棗技術要求嚴,種植成本很高,分散的農戶種植意愿不強,所以通過合作社開展聯合經營,能夠實現抱團發展,提高生產效率。”潘春福透露,青棗一年一熟,每年12月底至次年3月上市,種植園學習借鑒了其他種植園區的經驗,采取加固支架、合理修剪、人員值班等措施,*程度降低臺風對生產的不利影響。
新型蜜棗遠銷全國
潘春福介紹,種植過程中,果園重視技術,多次邀請高校、科研機構的農業技術專家,在田間地頭指導科學種植,破解病蟲害等種植難題,大力發展高效農業,種出品質更好的改良版新型蜜棗。
據介紹,園里的蜜棗有兩種,一種是從小用袋子封裝起來,防風、防蟲害,長得好看,但糖分偏低,口感欠佳的“套袋棗”;另一種則是在專家的指導下,通過回收過期牛奶等奶制品用以發酵,制作微生物肥料,提高青棗口感,雖然長得差,但越來越受老顧客歡迎的“陽光棗”。
潘春福說,合作社建立了質量可追溯系統,確保安全生產,被市農業局授予“瓜果菜可追溯示范園”稱號。由于專業人員負責質量關,生產出來的蜜棗果品在水分、甜度、重量、大小方面都頗占優勢,并注冊了“潘福”商標,以品牌闖市場,深受經銷商及消費者青睞,產品銷往北京、河北、山東、天津、上海、貴州等地。
發展休閑旅游引客來
果園在做好傳統批發銷售的同時,*探索休閑采摘游,讓市民吃到親手采摘的新鮮青棗。目前,“嘗鮮”反響不錯,周末假期每天有近百人自駕游進園采摘,增加了果園收入。
合作社的快速發展為當地村民提供大量就業崗位,吸引超過50余位村民長期在合作社工作。“現在掙得不比去城里少,每天工作8個小時,*關鍵的是在家門口工作。”55歲的村民黃菊花是果園首批員工之一,負責篩選青棗,并裝箱打包,每月3000元的收入,讓她原本清貧的生活充滿了奔頭。
演豐鎮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青棗發展已成為當地品牌項目,正加大電商推廣力度。同時,將因地制宜爭取擴大經營規模,完善鄉村旅游業態,做大做強青棗品牌,帶動更多村民走上增收致富路。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