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蜜芽,国产老肥熟xxxx,好大好硬好爽免费视频,亚洲不卡一卡2卡三卡4卡5卡

歡迎來到 農業網 [ 請登錄 ] [ 免費注冊 ]
首頁 | 品牌聲明 | 網站建設 | 網址導航 | 加入收藏
 
當前位置:農業網首頁 > 農業資訊 > 國內綜合 > 貴州龍場鄉:滿山春茶正飄香
貴州龍場鄉:滿山春茶正飄香
農業網   時間:2018/3/6 8:52:00  來源:黔訊網  閱讀數:432

  滿山春茶正飄香,茶農上山采茶忙。

  2月27日,天氣放晴,水城縣龍場鄉戈波村村民黎芳華起了一個大早,穿上圍裙,背個背包走出了家門。*近幾天,她都和本村二三十名村民一道,前往位于本鄉雨灣河村水碾組的六盤水國順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的茶園里采摘“水城春”*批春茶。

  “我們這里的春茶發芽早,每年過完年就進入采摘期,今年我們在茶園采茶已經兩三天了,多采多得,每天至少有100元的收入,采完春茶,接著還要采摘夏秋茶,整個采茶過程從2月一直持續到10月。”黎芳華笑著說,每年單單采茶,她們一家就有上萬元收入。

  “水城春”茶生長在1400至2000余米之間高海拔地帶,在同等氣候條件下,春茶開園比本省主要產茶區早10至15天,比江浙一帶早20至25天。

  “海拔相對低一些的茶園,在年前就開始進行*批春茶采摘了。”同行的水城縣茶葉發展有限公司副經理謝坤林說。

  近年來,水城縣茶葉發展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市場優勢及得天獨厚的氣候地理資源環境,緊緊抓住發展壯大茶葉產業的大好時機,圍繞“早”字下功夫,在“特”字上做文章,正打響“涼都出好茶·天下*春”的品牌美譽。采摘現場,有專門的工作人員在附近收購,采摘的茶青,立即被送到該公司龍場有機茶加工廠,通過殺青、炒茶、烘焙、做形等一系列的制作后,香氣四溢的春茶就炒制而成。

  “公司對在冊的*貧困戶所采的獨芽茶青的收購價為160元每斤,合作社和一般茶農為100元每斤,*限度讓利于老百姓,讓廣大困難群眾依靠茶葉產業擺脫貧困,走上致富路。”謝坤林說。

  龍場鄉是“水城春”的主要原產地之一, 誰曾想到,這個幾年前還大面積種植玉米的地方,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下,立足當地優勢,通過發展茶葉產業迅速走上了規模化、特色化、商品化發展的路子,并一躍成為全市*的茶葉產業基地。

  因為有了茶葉產業,越來越多的合作社和公司如雨后春筍“冒”了出來,采取“三變”模式帶領村民發展茶葉種植。

  有了專業技術指導和回收保證,茶農的積極性不斷高漲,他們挖掉苞谷桿,種上新茶樹,參與到振興農村經濟的產業革命中來。不少貧困群眾通過種植茶葉,走上致富之路,成為了靠茶葉脫貧的茶農。

  目前,龍場鄉的茶葉種植面積達2.5萬畝,涉及800余戶1300余人,其中貧困戶560戶,去年戶均增收1450元,依靠茶葉產業脫貧12戶。

  看著種茶能致富,去年,龍場鄉娛樂村貧困戶李德全放棄了外出務工,把自家的10畝土地全部種上了茶葉,還在水城縣茶葉發展有限公司龍場有機茶加工廠學習制茶工序。

  “在這里學習制茶,不僅為自家的茶葉產業發展打基礎,每個月還有1580元的工資,通過學習,我有信心把茶園打理好。”李德全樂呵呵地說。

  在龍場有機茶加工廠,以“茶旅一體化”為建設理念,建成了培訓中心、體驗區,茶文化展廳及茶藝演繹區等配套設施,為周邊農戶提供培訓崗位和就業崗位。不僅如此,麻窩村建成了“黃金芽”示范茶園基地600余畝,采用“三變”政策讓166戶茶農平均人均收入增加400元以上。目前,該基地正在進行基礎設施改善,下一步,游客在這里可以采摘、觀光、娛樂、休閑。

  龍場鄉只是水城縣開展“產業革命”的一個縮影。目前,水城縣茶葉種植面積達到10.31萬畝。

  “我們始終堅持把茶葉產業做成生態產業、文化產業、特色產業、朝陽產業、扶貧產業,為決戰貧困、決勝小康夯實基礎,把茶葉產業變成老百姓實實在在的致富產業,實現茶農脫貧致富的夢想。”謝坤林說。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

農業網編輯:agronetyanglei首頁 打印 字體 [ ]

轉發到: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本網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所有文字、數據、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 農業網”(Agronet.com.cn)所有,任何企業、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使用。凡經本網協議授權,在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農業網(Agronet.com.cn)”,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因互聯網信息的冗雜性及更新的迅猛性,本網無法及時聯系到所轉載稿件的作者,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相關作者見稿后兩周內及時來電或來函與“農業網”(Agronet.com.cn)聯系。
本站所用的字體,如果侵犯到您的版權,請告知我們 service@agronet.com.cn,我們將第一時間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