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政府近日印發《甘肅省推進綠色生態產業發展規劃》。根據《規劃》,甘肅省將建設中部綠色生態產業示范區、河西走廊和隴東南綠色生態產業經濟帶,走出一條各具特色的綠色發展新路子。
《規劃》明確提出,甘肅省將圍繞構建生態產業體系,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前提,立足產業基礎和資源稟賦,突出區域特色、優化空間布局,推動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建設中部綠色生態產業示范區、河西走廊和隴東南綠色生態產業經濟帶,走出一條各具特色的綠色發展新路子。
中部地區:圍繞蘭州新區、蘭白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整合聚集創新要素,加大科技創新支撐,培育壯大節能環保、先進制造、中醫中藥、數據信息、通道物流等重點產業,大力發展馬鈴薯、高原夏菜、草食畜牧等特色農業,加快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等傳統產業清潔化改造,強化黃河流域甘肅段綜合治理和生態修復,打造以蘭白城市群為重點,城鄉一體化的中部綠色生態產業示范區,引領全省綠色發展。
河西地區:以構建河西內陸河流域生態屏障為重點,加快祁連山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堅持節約優先、以水定產,大力發展節水型綠色產業,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戈壁農業和以核能循環利用為主的軍民融合等特色優勢產業,積極推進有色冶金等傳統行業綠色化改造,建設河西走廊干旱區綠色生態產業經濟帶,促進綠色轉型升級。
隴東南地區:以加強黃土高原綜合治理、構建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為重點,強化生態環境監測和科學技術支撐,突出生物多樣性保護、水土流失防治、流域綜合治理和防災減災,提高能源清潔利用水平,發展壯大先進制造、文化旅游及保健養生等特色優勢產業,提升農產品生產、加工、儲運綠色化水平。
加快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建設隴東南開放型綠色生態產業區域合作經濟帶,推動綠色富民強縣。
《規劃》明確提出,到2020年,甘肅省產業結構調整取得較大進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生態產業體系初步形成;到2025年,生態產業體系進一步完善,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清潔生產、高效生產、低碳生產占主導地位,為建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奠定堅實基礎。經過5—8年的發展,清潔生產產業初具規模,傳統產業綠色發展水平和質量效益顯著提高;節能環保、清潔能源、中醫中藥、文化旅游、通道物流、數據信息、軍民融合、先進制造等新興產業發展壯大,成為全省經濟的重要增長極;循環農業優勢彰顯、打響綠色生態品牌,建成綠色生態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構建市場潛能大、布局合理、功能完備的生態產業體系,綠色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形成綠色生態產業發達、生態環境質量優良、社會經濟和資源環境統籌協調的發展格局。
節能環保產業產值2020年達到1000億元,2025年達到2000億元。清潔生產、高效生產、低碳生產的產業發展特征更加明顯,基本建成協調發展的生態產業體系,綠色生態產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明顯提高,建成一批生態產業示范工程和示范園區,生態經濟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顯著提高。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20%,一般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達到73%,資源能源節約和循環利用水平顯著提高。
到2020年,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重點區域治理成效顯著,整體生態環境明顯改善,地級及以上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2%以上,境內黃河、長江、內陸河三大流域考核斷面水質優良比例總體達到92.1%以上。到2025年,城市生活污水處理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99%,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3%,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筑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