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第十三屆中國(山東)國際裝備制造業博覽會在濟南舉辦,山東農機裝備研發創新計劃扶持研發的70多個產品集中亮相,成為博覽會突出亮點。
從省農機局獲悉,我省啟動“農機裝備研發創新計劃”以來,專利和論文數量比項目合同書計劃數增加了245%和93%,研發樣機106臺,其中82%轉化為新產品投放市場。
目前,山東省農機總動力達到1億千瓦,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83%以上,高出全國17個百分點。機耕、機播、機收“老三樣”有了質的提升,秸稈機械化利用、高效植保和糧食烘干“新三樣”有了新的突破。
動力機械研發方面,拖拉機是我省優勢農業機械產品,我省支持研發智能特型拖拉機,主要包括設施拖拉機、可變姿態丘陵山地拖拉機、智能升降坡地多功能手扶拖拉機等,適應我省丘陵、山地等地區的農業生產需要。我國首臺無人駕駛拖拉機由雷沃重工研發,實現拖拉機自動控制精密播種、施肥、起壟、灑藥等作業,拖拉機作業標準化水平大幅提高。
種植機械研發方面,重點支持種植機械關鍵共性技術和智能一體化技術的應用研究。研發的多功能花生播種機集施肥、播種、覆膜、噴藥、鎮壓等功能于一體,真正實現*進地,完成播種環節所有功能的目標。
田間管理機械方面,我省支持研發多旋翼自動飛控植保無人機,實現自動避障、作業路徑自動規劃與斷點續航等功能。此外,支持水肥一體化,研發大型高效節水灌溉機械,實現智能化操控、數據信息采集。
棉花、花生和馬鈴薯是我省的主要經濟作物。我省支持開展花生播種4行和6行多功能復式作業機具、馬鈴薯帶芽播種技術、水平摘錠式采棉機等研發創新項目,建立試驗示范基地174個。據了解,目前,我省花生機播、機收率分別達到83.8%、72.1%,馬鈴薯機播、機收率分別達到59.3%、64.7%;棉花機播達到66.5%,采棉機發展到9臺,機采面積突破3萬畝。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