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電腦實現遙控灌溉,全程無土栽培、智能控溫大棚自動調節棚內溫度,軸流風機感應空氣流動自動循環……
在內鄉縣中以高效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園,只見一個個科技范兒十足的蔬菜大棚坐落在園區中,5萬棵新育的種苗正在被分批移栽。
在水培生菜大棚,種菜的田埂沒了蹤影,被一個個像水池一樣的營養池所替代,每個營養池上有近百塊泡沫板,每個板上整齊培育15棵生菜苗,這些生菜通過根部接觸營養液汲取養分。營養池中供氧機不斷為池水供應氧氣,滿足蔬菜生長對氧氣的需要。大棚內布滿了補光燈以彌補陽光不足,但晚上又按時熄滅,保證植物的“休息”;四周的風機時刻通過傳感器來感應空氣是否循環流動,當上下空氣流動不均勻時,生菜頭頂的軸流風機會自動開啟。
“從種苗到長成只需要28天,比傳統的蔬菜生長期縮短近10天時間,全年不間斷循環生產,不僅高效高產,更重要的是保證了我們生產的蔬菜是綠色食品。”中以高效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經理龐博說。
而在番茄大棚內,更是處處透著“繡花”功夫。“無土培育的番茄所用基質鹽分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圍內,我們從斯里蘭卡進口的用作基質的椰殼鹽分較高,于是就每天通過加水和硝酸鈣進行降解,直到其符合標準。在兩行番茄之間,還鋪著上白下黑的塑料薄膜。下面是黑的,可以防潮;上面是白色的,可以反射燈光,保證每個番茄著色均勻。這樣的一畝園平均產量3萬到4萬斤,而且味道鮮美可口,去年曾賣到10多元一斤。”示范園生產負責人劉奇自豪地說。
中以高效農業科技創新示范園是內鄉與世界上現代農業*發達的以色列索力農業高科技公司共同實施的高端設施農業項目。目前投資3000萬元,每畝大棚投資近60萬元。之所以這樣貴,是因為從硬件建設到技術管理,都是來自以色列的“進口產品”。
用科技“武裝”農業生產的背后,是內鄉進行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示范帶動當地農業轉型升級的思路。
“今年5月我們就將生產出品種多樣化的‘索力’番茄、生菜,還有黃瓜、青椒等,吸引周邊游客過來采摘。下一步這里將被打造成為集品種研發、觀光旅游、農業生產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示范園,進而建成一個觀光小鎮,附近的農民都將因此而受益。”臨別時,龐博向記者描繪了這里的新規劃,顯得信心十足。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