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全面深化農村改革,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國家中小城市綜合改革試點市、國家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市,我們要持續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不斷壯大濟源農村集體經濟,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河南省濟源市市長石迎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推進鄉村振興戰略,改革是關鍵。”石迎軍認為,要通過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深入推進,激活主體、激活要素、激活市場,保障農民權益,激活農村經濟,促進農民增收,向改革要動力、要活力。
石迎軍介紹,濟源市是河南省*的全域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近年來,濟源以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突破口,以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賦予農民更多財產權利為重點,立足構建歸屬清晰、權能完整、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農村產權制度。通過*確權、充分賦權、加快活權,城鄉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合理流動的有效機制逐漸建立,有效激發農村集體經濟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截至2017年底,全市農村集體資產較2015年改革前增加2.87億元、增長1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較2015年改革前增加3772元、增長28.7%。
“堅持集體所有不動搖,確保改革各個環節依法合規、程序嚴格、民主公開、公正透明。目前,濟源已完成450個村(居)的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發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115426本,占應確權農戶數的96.4%。”石迎軍說,在此基礎上,濟源初步探索出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型、資源開發型、農房合作型、村企聯合共建型等多種股份合作模式。全市已累計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182個、經濟合作社324個、土地股份合作社42個。
石迎軍說,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與村委會實行政經分離,另設領導班子、財務人員、財務賬目,村級管理更加規范,支出收益更加透明,有力促進了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同時,濟源還積極開展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試點工作,出臺《濟源市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抵押貸款管理暫行辦法》,探索出“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農村產權交易中心抵押登記+項目”“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風險補償基金+擔保增信”和“農村承包土地的經營權+確權登記”貸款模式,有效拓寬了貸款途徑。
“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根本目的就是要促進農民致富。”石迎軍表示,下一步,濟源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將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向縱深推進,力爭創造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努力推進鄉村振興發展,加快實現農村全面小康。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