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山西省統計局發布了第三次全國農業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省統計局局長張曉東及多位*統計師對該公報進行了相關解讀顯示:我省農村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業生產經營人員素質提高,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量涌現,“三農”發展成就卓著。據悉,此次農業普查*利用國產自主衛星及無人機技術對主要農作物播種面積進行遙感測量,采用手持智能數據采集終端入戶登記,大大提高了普查數據質量。
農村居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
第三次農業普查對全省622.6萬農戶的生活條件進行了調查,與2006年第二次農業普查結果相比,農村居民住房條件、飲用水安全、衛生設施條件、耐用消費品擁有量、清潔能源使用等多方面得到顯著提高。
農戶住房條件改善。2016年末,全省99.2%的農戶擁有自己的住房,比十年前提高0.7個百分點。其中,擁有商品房的農戶達到33.0萬戶,而十年前很少有農戶購買商品房。
農戶飲用水更加安全。2016年,全省23.9%的農戶飲用水為經過凈化處理的自來水,比十年前提高6.4個百分點;65.1%的農戶飲用水來自受保護的井水和泉水。
農戶擁有耐用消費品量質齊升。隨著農戶收入水平的提高,農戶家中電視機、手機等基本耐用消費品已全面普及,汽車、空調、電腦等用于提高生活品質的耐用消費品擁有量成倍增長。
做飯取暖使用能源更加清潔。農戶使用能源更加清潔,生活方式向更為綠色生態的方向轉變。2016年,農戶做飯取暖主要使用電的占54.2%,主要使用煤氣、天然氣、液化石油氣的占13.2%,比十年前的0.3%、1.3%均有大幅度提升。
農業生產經營人員素質提高
第三次農業普查有關農業生產經營人員的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全省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一個月以上的人員數量為801.2萬人,比2006年第二次農業普查時增加2.5%。
分性別看,男性生產經營人員數量高于女性。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進程加快,一定程度上代替了女性的田間勞動,女性農業生產經營人員明顯減少;從受教育程度看,農業生產經營人員素質提高;分行業看,從事種植業的農業生產經營人員*多;規模農業經營戶和農業經營單位中農業生產經營人員年齡更適中、受教育程度更高。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量涌現
第三次農業普查結果顯示,近年來全省農業生產經營向規模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大量涌現,農業機械化水平穩步提升,農田水利設施持續改善,設施農業快速發展,農業現代化進程明顯加快。
近年來,國家和省在基礎設施建設、工商、財政、稅收、金融保險、用地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著力培育各類新型農業生產經營主體,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大量涌現;適度規模經營發展迅速。
農業機械化水平穩步提升。近年來,在國家農機購置補貼等多項政策扶持下,全省農業機械裝備水平不斷提升,極大地提高了農業勞動生產率。由于農業機械的大量使用,農作物的機械化水平不斷提升。
農田水利條件持續改善。近年來,國家不斷加大對農田水利建設的投資力度,我省農田水利條件明顯改善,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增強。
設施農業快速發展,溫室、大棚等農業設施較快增長,改變了農業生產的時空分布。隨著農業工程技術的快速發展、設施農業技術的逐漸成熟和城鄉居民生活需求的增加,我省設施農業快速發展。
“三農”發展成就卓著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增強。近年來,我省糧食生產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攀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躍上新臺階。全省肉、蛋、奶總產量穩步增長,蔬菜、水果等保持較高產出水平。
農村面貌和環境大幅改善。近年來,國家和省統籌城鄉發展,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大力推進農村環境整治,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美麗宜居鄉村建設穩步推進,農村面貌和環境明顯改善。農村電商從無到有,大量返鄉下鄉人員在農村創業創新,為農村發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農民生活質量顯著提高。2016年全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0082元,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