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蕉城區飛鸞鎮白馬山,海拔1000米左右,從山腳下盤山越嶺約三四十分鐘的車程,到達半山頂山坳處的澳里村??偣膊?100多人的小山村,卻出了一群育魚苗大咖,其中領頭人叫陳永欽。全村共有專業育苗技術人員30多人,在寧德、福鼎、連江、羅源四地110個黃魚苗場中,近70個育苗場與澳里村民有合作關系。每年可育大黃魚苗31億尾,育魚苗收入超3000萬元。
近日,我們來到飛鸞鎮梅田村一養殖場,氣溫開始回暖,海洋中的水溫也開始升高,工人們正忙著將冰鮮的小魚斬頭去尾,選取中段的魚肉再切成小塊,這些是大黃魚的口糧。該場技術員陳慶惠介紹,一二月份是魚兒繁殖的關鍵期,看護得格外仔細。
“從1月下旬開始,我們每天要制作40余公斤鮮魚飼料,*投喂三次,給魚兒增加營養,保證產卵的品質。”陳慶惠說。
走進基地育苗車間,里面垂著層層黑色簾幕,碩大的養殖池也覆蓋著黑色薄膜,每個池有三四百條用于繁殖的親魚。陳慶惠一再叮囑,走路、說話都要輕,因為“待產”的大黃魚怕光,還要有安靜的環境,如果受驚,會影響產卵質量。車間里其他的養殖池,都已進行了清潔、消毒,做孵化小魚之用。車間外,兩名工人就著陽光,仔細檢查每一只網箱。“網箱如果有破洞或者不規整起翹,容易劃傷小魚,造成魚兒的死亡。因此網箱一定要平整光滑。”陳慶惠說。
陳慶惠正是澳里村人,1999年經同村大黃魚育苗養殖戶陳永欽介紹開始入股育苗場。因為他勤快好學,2003年就掌握了育苗養殖技術,每年收入高達十萬多元。
陳慶惠只是澳里村走出的育苗技術人員之一。而帶動當地農戶養殖魚苗的就是陳永欽。陳永欽17歲開始養魚,是澳里村*個開始育苗并摸索出大黃魚苗孵化技術的人。1997年他育魚苗的年收入就高達100多萬元。他與人合股創辦的金盛水產公司也成為福建省的龍頭企業。
澳里村離飛鸞鎮區6.8公里,以前村民經濟收入全靠山里的杉木、毛竹以及部分農作物,全年的收入只能維持生計。窮則思變,村民們開始謀劃走出山村找出路。
當時不少村民知道陳永欽是個孵化魚苗的能人,紛紛上門取經。“陳永欽不是小氣的人,大大方方地把自己成功摸索出來的大黃魚苗孵化技術傾囊相授,帶動并指導農戶發展魚苗孵化產業。”村主任陳永樂說,他是陳永欽手中教出的一名學生,也是魚苗養殖受益者。
澳里村村民陳洪2013年大學畢業,了解到魚苗育苗的市場前景后,當年就加入了魚苗養殖場,主要經銷魚苗飼料。陳洪說:“我加入的目的在于發展水產苗種繁育,經銷水產飼料、魚藥、養殖設施,發展水產品加工、儲運物流等相關產業。”目前,陳洪還經營花蛤、牡蠣、蛤蜊等苗種。
小魚苗帶來大財富,如今的澳里村,從事魚苗養殖的群眾有70多戶,全村家家戶戶都入股魚苗養殖,年產值3000多萬元。這些被稱為“聚寶盆”的育苗產業已成為當地農戶增收的經濟支柱。
“村民手里有了錢,不僅重修宗祠,也想重修黃岳故居,建美麗鄉村。”村主任陳永樂說,鄉村也一改過去破舊低矮的平房,新建了不少新房,老人們在家種菜、種糧,年輕人大都育苗創業,節假日時,回鄉的人特別多,小山村洋溢著濃濃的歡樂氣氛。
農業網(Agronet.com.cn)微信掃一掃: 盡“掃”天下農商情